[实用新型]一种支撑剂铺置及导流能力一体化评价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9834.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杰;刘平礼;罗志锋;李骏;杨新划;吴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剂铺置 导流 能力 一体化 评价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剂铺置及导流能力一体化评 价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剂的导流能力是水力压裂造缝好坏的重要评价参数,当前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价实验, 普遍采用的是人工在光滑的岩板上直接铺置支撑剂,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地 层中实际的裂缝壁面大都凸凹不平,当前的裂缝导流能力评价装置测定的导流能力并不能反 映真实支撑剂在凸凹不平的裂缝中的导流能力。通道压裂工艺凭借非均匀射孔簇、拌注纤维、 脉冲铺砂等技术造出的高导流能力,与支撑剂簇团间的距离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也就决定了 通道压裂的裂缝导流能力,不能再采用人工直接在岩板上铺砂的方法,这是因为人工设置的 支撑剂簇团间距离具有随机性,不能反映实际的铺砂形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探索出 一种适用于评价通道压裂导流能力的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支撑剂铺置和裂缝 导流能力于一体的新型评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撑剂铺置及导流能力一体化评价实验装置,包括混砂罐、清水罐、注入泵、导流 能力评价装置、压力检测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系统、流量计组、液体收 集器、N2气瓶、气体收集器、旋转阀组;所述压力检测组包括压力计一、压力传感器一、压 力传感器二;所述流量计组包括流量计一、流量计二、流量计三;所述旋转阀组包括旋转阀 一、旋转阀二、旋转阀三、旋转阀四、旋转阀五、旋转阀六、旋转阀七;所述混砂罐和清水 罐出口分别设置旋转阀一和旋转阀二,并联后依次连接旋转阀三、注入泵、旋转阀四;N2气 瓶依次连接压力计一、旋转阀五、流量计一,流量计一末端和旋转阀四末端并联后连接导流 能力评价装置入口端,导流能力评价装置出口端分出两条管线,一条依次连接旋转阀六、流 量计二并通往液体收集器,另一条依次连接旋转阀七,流量计三并通往气体收集器。
所述导流能力评价装置长为2m,高为1m,中间设有凸凹不平段裂缝,裂缝宽度为3mm。
所述导流能力评价装置还包括防水压力传感器活塞、密封活塞、毫米刻度线轴、压力加 载器。
所述导流能力评价装置侧面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再连 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上位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是首次将真实压裂铺砂过程与导流能力评价结合成一体化结构的装置,测出的 裂缝导流能力通过相似原则换算可直接用于地层压裂产能计算和评价;
2)本装置特有的凸凹不平的防水压力传感器活塞,能够模拟真实裂缝的凸凹不平的壁面;
3)本装置的压力传感器结合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系统能够将支撑剂铺置的形态数值采 点出一条数学曲线,描绘出支撑剂在裂缝中的位置,实现可视化;
4)本装置纠正了当前评价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时采用人工随机设置支撑剂簇团的不当 做法,评价出的通道压裂导流能力更加真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能力评价装置的俯视图剖面图。
图中:1-混砂罐、2-清水罐、3-注入泵、4-导流能力评价装置、401-裂缝、402-防水压 力传感器活塞、403-压力加载器、404-密封活塞、405-毫米刻度尺轴、5-压力传感器一、6- 压力传感器二、7-温度传感器、8-数据采集系统、9-上位机系统、10-流量计二、11-液体收 集器、12-N2气瓶、13-气体收集器、14-旋转阀一、15-旋转阀二、16-旋转阀三、17-旋转阀 五、18-旋转阀六、19-旋转阀七、20-压力计一、21-流量计三、22-流量计一、23-旋转阀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9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