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9437.6 | 申请日: | 2016-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辉;蔡强;韩秀萍;朱建龙;刘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3/3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氧化 喷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主要适用于各类河道、景观水体及养殖水体的水质改善和提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数十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水以及与其连通的地下水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各类污染,虽然近几年各行各业对环保都非常重视,但是环境的恢复改善是一个及其缓慢的系统工程。据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全国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0.8%,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9%,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整体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
我国的河湖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机型污染引起的黑臭和氮磷超标引起的富营养化,所以河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比较常用而且有效的处理工艺就是充氧曝气。但是实际工程中曝气的充氧效率只有5%~15%,因为大部分氧气还没有来得及被好氧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利用就上浮到水面释放了,使得宝贵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水质改善速度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将生态浮岛、微生物床、喷泉曝气装置三者加以改进并进行有机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四周的浮动装置则能保持该系统整体随水位涨落自由浮动,而发生的水平位移很小。系统运行时,河湖底层的缺氧水体被上扬到空气中完成复氧过程后再落到河湖中,携带的氧气被生态浮岛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床上的好氧微生物充分利用,增强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氧化氨氮的速度,也提高了植物根系吸收氮磷的速度;喷泉的跌水效果与浮岛上的葱郁植物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水景,大大改善了生态工程的感官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包括喷泉曝气装置、接触氧化式生态浮岛、微生物床以及浮动装置,所述喷泉曝气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浮筒以及置于浮筒内的喷泉曝气机,浮筒和喷泉曝气机的重力之和不大于浮筒所受到的浮力,浮筒的周边设有接触氧化式生态浮岛,浮筒和接触氧化式生态浮岛之间通过若干根软连接线连接,浮动装置包括固定桩以及套于固定桩上且可在固定桩上向上/下移动的套环,接触氧化式生态浮岛和所述的套环之间通过软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接触氧化式生态浮岛包括生态浮岛以及设于所述的生态浮岛下端的微生物床,所述的微生物床为挂载在所述的生态浮岛的下端的若干个高分子生物膜载体组件,生物膜载体组件包括连接线以及置于连接线上的生物膜载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若干个高分子生物膜载体组件按行列等距离均匀挂载在所述的生态浮岛的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连接线的末端绑扎配重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生态浮岛由若干个PE浮盆单体拼接而成,生态浮岛的外侧安装由若干个PE管或PPR管焊接而成的浮岛外框。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生态浮岛的底部加铺尼龙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尼龙网的孔径为2-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浮筒上设有防止水中的漂浮物进入浮筒内的格栅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固定桩上设有用于防止套环滑出固定桩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生态浮岛、微生物床、喷泉曝气装置三者加以改进并进行有机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四周的浮动装置则能保持该系统整体随水位涨落自由浮动,而发生的水平位移很小,通过在浮筒的底部设置格栅网,能将水体中漂浮的塑料垃圾、树叶、纸片等隔离开,防止这些漂浮物被卷入浮筒而引起机械故障,浮岛外框以及尼龙网的设计,能大大提高生态浮岛的抗风浪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泉曝气机,2、浮筒,3、浮岛外框,4、生态浮岛,5、固定桩,6、套环,7、软绳索,8、生物膜载体,9、格栅网,10、石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未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9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活用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复合型活性炭纤维人工水草安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