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银鲑循环水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9388.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成婷;常伟;周春艳;熊银林;任秀芳;刘玉莺;张海敬;赵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具体涉及一种银鲑循环水养殖池。
背景技术
银鲑属于鲑亚科大马哈鱼属,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太平 洋沿岸。银鲑成鱼鱼肉呈鲜桔红色,口感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DHA 和EPA),具有防止各种心血管和其他疾病的功效,同时还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是制做生鱼片和其他佳肴的上乘原料,由于其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银鲑已成 为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地区餐桌上最名贵的鱼类之一。但银鲑总产量较粉红鲑、 红鲑和狗鲑相差甚远,全世界养殖和野生银鲑年产量约为12万吨,智利是全球 最大的养殖银鲑生产国。银鲑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营养丰富等特 点,银鲑的生长速度与养殖环境直接相关。我国对银鲑的养殖起步较晚,且主 要为流水养殖。现根据银鲑的生物学习性,设计出适合银鲑的循环水养殖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银鲑循环水养殖池。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 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银鲑循环水养殖池,包括进水口、空气管道、池体、溢水口、出水口和排 污口,所述池体下部侧壁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池体侧壁处, 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池底的底部,所述空气管道沿所述池体与所述微孔曝气 管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水口设置在距所述池体顶部15~20cm的位置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孔曝气管上开有小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至少包括3个。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所处的位置比所述排污口的位置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池体的形状为圆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池体的最底部为圆锥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池体最底部的圆锥形口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的出水能够调节流速和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水流是鱼类生活环境中的一种非生物因子,一定的水流速度可以刺激鱼类 的感觉器官,使其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和活动方式,进而促进鱼类的摄食、生 长、代谢等生命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多个进水口且出水流速和方向能够调节, 调节出水至合适的流速促进银鲑的摄食、生长、代谢等;设计中池底部安装微 孔曝气管,池底部增氧,气泡细密,溶氧率高,能够快速扩散到水体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银鲑循环水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进水口,2-空气管道,3-池体,4-溢水口,5-微孔曝气管,6-出 水口,7-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银鲑循环水养殖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养 殖池包括进水口1、空气管道2、池体3、溢水口4、出水口6和排污口7,所述 池体3下部侧壁设有微孔曝气管5,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所述池体3侧壁处,所 述排污口7设置在所述池底的底部,所述空气管道2沿所述池体3与所述微孔 曝气管5相连。
所述溢水口4设置在距所述池体3顶部15~20cm的位置处。溢水口的直径 为3cm。
在所述微孔曝气管5上开有小孔,所开小孔的形状为圆形。通过空气管道2 向微孔曝气管5通氧,增加池底含氧量,促进银鲑生长、代谢。
所述进水口1至少包括3个。优选地设置3个进水口,在池体3侧壁的不 同位置安装3根进水管,所安装的进水管能够调节出水的方向和流速促进银鲑 活动摄食生长。
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所述池体3的底部。出水口的直径为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9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鳅养殖池增氧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