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共建筑地下柴油发电机房新型进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9019.7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尊仁;廖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02;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建筑 地下 柴油 发电 机房 新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公共建筑地下柴油发电机房新型进风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公共建筑(含大型商业、办公、酒店类建筑),柴油发电机房通常设置在地下室,在夏季,地下车库温度一般比室外温度低,机房通风系统从地下车库进风效果更好,但是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电源,为确保安全性,火灾时必须从室外进风。目前,不少项目仅考虑设计机械排风系统,进风系统通过进风井从室外自然进风,要满足规范自然进风条件,进风竖井会比较大。实际上,大型公共建筑选用的柴油发电机除满足消防用电负荷外,还考虑平时用电负荷,通常火灾时所需用电负荷仅为平时用电负荷的一半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建筑地下柴油发电机房新型进风系统,通过对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进风方案,指出机房通风设计时进风系统应考虑的细节、措施,为相关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地下柴油发电机房新型进风系统,进风系统包括了通风管道、进风井、消声器、送风机和送风管,通风管道设有两个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进风井连接,第二进风口与柴油发电机房外的地下车库连接,第一进风口处设有常闭排烟阀,第二进风口处设有常开防烟防火阀,通风管道向内依次设置有消声器和送风机,送风管安装于送风机的末端,且送风管设置有双层百叶送风口。
其中,消声器优选为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其中,第二进风口为双层百叶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进风系统平时由车库进风、火灾时由进风井从室外进风,由于平时用电负荷比火灾时用电负荷一般大一倍,比以往均从室外进风所需进风竖井面积至少小一半;并且由于夏季车库内空气温度比室外低,排除发电机房余热,平时所需送风量比从室外进风小,所选风机也比较小,更节能。
2.经过合理设计的进风系统,采用进风风机,竖井内风速可以允许8m/s以下,比采用自然进风竖井内允许风速(1.0-1.2m/s)大得多,所需竖井可以大幅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通风管道,2:进风井,3:消声器,4:送风机,5:第一进风口,6:第二进风口,7:送风管,8:常闭排烟阀,9:常开防烟防火阀,10:双层百叶进风口看,11:双层百叶送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地下柴油发电机房新型进风系统,进风系统包括了通风管道1、进风井2、消声器3、送风机4和送风管7。
结构设计:
通风管道1设有两个进风口,第一进风口5与进风井2连接,第二进风口6与柴油发电机房外的地下车库连接,第一进风口5处设有常闭排烟阀8,第二进风口6处设置有双层百叶进风口10、向内设有常开防烟防火阀9,通风管道1向内依次设置有消声器3和送风机4、送风机4的末端连接有送风管7,且送风管7设置有双层百叶送风口11。其中,消声器3为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工作原理:
进风系统平时和火灾时分别从地下车库和室外进风,采用70℃常开防烟防火阀9或常闭排烟阀8与周围防火分区隔断,由手动或消防中心自动控制阀门开关:平时,从车库进风风管上的70℃常开防烟防火阀9开启,从室外进风风管上的常闭排烟阀8关闭,系统从车库进风;火灾时,从室外进风风管上的常闭排烟阀8手动或由消防控制信号自动开启,从车库进风风管上的70℃常开防烟防火阀9自动关闭,系统从室外进风。
由于平时用电负荷比火灾时用电负荷一般大一倍,比以往均从室外进风所需进风竖井面积至少小一半;并且由于夏季车库内空气温度比室外低,排除发电机房余热,平时所需送风量比从室外进风小,所选风机也比较小,更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9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的新风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净化空气新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