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7645.2 | 申请日: | 2016-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雷浩;邰凯平;赵洋;靳群;乔吉祥;史文博;姜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柔性 材料 性能 弯曲 半径 变化 规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材料的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柔性材料在弯 折变形下性能随弯曲半径增减变化规律的装置,可针对各类柔性材料进行测量。
背景技术
柔性材料在当代人们生活、工业和工程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柔性材料也可以 称为柔性复合材料。柔性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增强材料和韧性聚合物基体组成,它 与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相比有较大的变形范围,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和良好的疲劳性能,这种材料在低应力作用时材料呈低刚度性能,而在高应力 作用时却有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通过特殊的制备技术,将一些功能材料复 合在柔性基底上,实现具有某些功能的柔性材料,如:柔性换能材料、柔性储能 材料、柔性隔热材料等等,广泛运用于电子制造行业、汽车行业、医疗领域、能 源领域等等。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
近年来,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对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作环境的各类微 型、柔性传感器需求很大。目前的数码电子产品正在向可以实现微型、柔性、可 穿戴的目标发展,柔性发电技术、柔性显示技术、柔性电子电路等在近几年发展 迅速。但是现如今,对于研发出的柔性材料性能的测试往往是在材料不发生形变 的条件下进行的,与实际应用环境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亟待发明一种装置和方 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材料在之后加工成器件时的工作环境,并可以实现在此环境 下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柔性材料在弯折变形下性能随弯曲半径增 减变化规律的装置,可以针对多种柔性材料、针对同一样品,在对样品无损的条 件下,测量其在不同的弯折半径下,各种性能随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半径不同的 管状体或柱状体,通过管状体或柱状体提供柔性材料层的曲率半径;该装置包括 两层以上多边形板体或片体,通过多边形板体或片体固定和支撑管状体或柱状体。
所述的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半径不同的管状体或 柱状体按梯度变化。
所述的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两层以上多边形板体 或片体平行设置,相邻两层多边形板体或片体之间安装梯度变化的管状体或柱状 体,管状体或柱状体与多边形板体或片体垂直。
所述的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薄片状、板状或纤维 状柔性材料层固定于管状体或柱状体外表面。
所述的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同等高度不同曲率半 径管状体或柱状体采用胶粘、焊接或机械固定在多边形板体或片体之间。
所述的测量柔性材料性能随弯曲半径变化规律的装置,柔性材料层上设置四 探针法测试电极连线,柔性材料层通过四探针法测试电极连线与四探针法电导率 测试仪相连。
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根据材料科学原理,对于柔性材料,其未来的使用环境大多是处于一 定弯折变形的,而对于一维或二维材料,其发生弯折变形和自由状态下性能的变 化和差异是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为了使测量结果更接近实际的使用情况,选取一 直直径的、外壁较为光滑的管状体或柱状体,将柔性材料背面与管状体或柱状体 外表面全贴合接触,以保证其弯曲半径与管外径一致。其次,更希望探索同种材 料的某种性能随着弯曲变形的加剧,其性能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的探究弯曲变形 对材料内部的显微结构的影响,所以将不同曲率半径的管状体或柱状体以合理的 方式集成在两块或两块以上多边形板体或片体之间。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主要的设计指导思想,本实用新型成功的实现了针对同一 柔性材料,可以分析出其弯折性能随弯曲半径增减的变化规律,既可以运用于材 料科学方面的研究,探究不同弯折变形程度对材料内部的影响;又可直接用于测 量柔性材料发生弯折变形时性能的变化,很好地与实际的使用情况相吻合,作为 材料最终实际运用的一个重要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装置和方法适用于各种柔性材料,如薄片状、纤维状、 板状等。
2、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装置和方法对测试的柔性材料形状要求很少,应用范 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7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