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7630.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方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瑞忠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7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人 婴儿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
背景技术
在国内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多采用婴儿高压氧舱,但是,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有很多的弊端:1、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若在治疗中出现哭闹加剧、剧烈咳嗽、呕吐、憋气、面色及呼吸的改变等现象,不能及时处理,易发生危险。2、每舱只能治疗一个患儿,每次治疗时需要有1--2名医务人员操作,时间1小时,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3、年龄较大患儿在舱内可能发生翻身、踢被等行为,易造成窒息等危险,不能及时处理。4、婴儿氧舱内氧浓度高,火灾隐患大。5、由于病人需求大,很多医院只能购买多个婴儿氧舱,造成医疗设备、人员投资大。6、绝大多数患儿的家长对高压氧的治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不能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者的治疗工作,难免会耽误病情,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达到治疗目的。如果使用成人氧舱进行治疗,患儿在成人舱内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吸氧进行高压氧治疗,只能采用一级吸氧,但呼吸的氧浓度不能达到要求,而且造成氧气在舱内泄漏,导致舱内氧浓度超标,加大火灾隐患。导致部分患儿不能进行高压氧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它使得吸氧头罩较婴儿氧舱容积小,利于氧浓度的控制,可很好控制治疗的氧浓度、时间等;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气罩本体;
进氧口;和
排氧口;
所述氧气罩本体由5块玻璃围合成的方体,所述本体在一个立面玻璃上开有一个弧形的开口,能将婴儿自由的从所述开口处移入和移出,所述本体上开有进氧口和排氧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氧气罩本体下固接有一个软性衬垫,所述衬垫上具有弹性的紧固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衬垫相对的两侧面对称的固接有弹性固定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紧固装置为带有锁扣的弹性安全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固定带的末端具有锁扣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氧气罩本体顶部固接有提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开口的最低点距离衬垫距离为5cm,开口最高点距离衬垫距离为15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氧气罩相对的两侧面安装有音乐播放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衬垫材质可以采用硅胶或气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提供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它使得吸氧头罩较婴儿氧舱容积小,利于氧浓度的控制,可很好控制治疗的氧浓度、时间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成人氧舱婴儿氧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气罩本体1;
进氧口3;和
排氧口2;
所述氧气罩本体1由5块玻璃围合成的方体,所述本体1在一个立面玻璃上开有一个弧形的开口4,能将婴儿自由的从所述开口4处移入和移出,所述本体1上开有进氧口3和排氧口2。
优选的,所述氧气罩本体1下固接有一个软性衬垫7,所述衬垫7上具有弹性的紧固装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紧固装置为带有锁扣的弹性安全带6。
优选的,所述衬垫7相对的两侧面对称的固接有弹性固定带8。
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带8的末端具有锁扣装置。
优选的,所述氧气罩本体1顶部固接有提手10。
优选的,所述开口4的最低点距离衬垫7距离为5cm,开口4最高点距离衬垫距7离为15cm。
优选的,所述氧气罩本体1相对的两侧面安装有音乐播放器9。
优选的,所述衬垫7材质可以采用硅胶或气垫。
本实用新型是为婴儿专用的氧舱氧气罩,由5面玻璃围成,空余的没有玻璃的一面固接有衬垫7,其中一个立面上开有一个弧形的开口4用于方便将婴儿放入。将需要进行高压氧舱治疗的婴儿放入高压氧舱的氧气罩内,即可节约空间降低成本,还可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因为可以在成人氧舱内使用本实用新型而不必再建专用的婴儿氧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瑞忠,未经方瑞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7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