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6930.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贤;蔡丰联;高志明;詹胜傑;廖雨欣;欧佳和;姚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压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尤指可定位且可有效阻隔电压电弧 的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以转换电压,将直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的直流电,且直 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通讯等领域。
其中,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包含一基座、一金属封盖、一电路板及多个导柱,该 基座上设有多个引脚,该金属封盖盖合于该基座,且该金属封盖与该基座之间形成一装配 空间,该电路板位于该装配空间且电性连接该基座的引脚,该些导柱设于该电路板并伸出 该基座。
该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因应科技发展而体积越趋小,使得导柱与金属封盖的距 离越来越近,使得导柱与金属封盖产生导通问题,导致产品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借此改善现有直流 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导柱与金属封盖因距离近而导通,造成产品异常的问题。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包含:
一基座;
一控制单元,其设于该基座,该控制单元包含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导 柱,该些导柱的末端伸出该基座;
一绝缘框,其固设于该基座上并环绕该控制单元,该绝缘框具有一横向部及一内 纵向挡墙,该横向部贴合于该基座的顶面,该内纵向挡墙自该横向部的内缘向上延伸,且该 内纵向挡墙的内侧面面向所述导柱;以及
一金属封盖,其固设于该绝缘框并外覆该控制单元的电路板,该金属封盖的底端 抵接该绝缘框的横向部,该金属封盖的内侧面邻接该内纵向挡墙的外侧面。
其中,该绝缘框于该横向部的外缘形成一向下延伸的外纵向挡墙,该外纵向挡墙 环绕并抵接该基座的外侧面。
其中,该绝缘框于该横向部的外缘形成一向上延伸的外纵向挡墙,该外纵向挡墙 环绕并抵接该金属封盖的外侧面。
其中,该绝缘框于该横向部的外缘形成一外纵向挡墙,该外纵向挡墙的上部抵接 该金属封盖的外侧面,该外纵向挡墙的下部抵接该基座的外侧面。
其中,该绝缘框于该内纵向挡墙的两相对侧边的顶缘处分别形成一内横向挡部, 该二内横向挡部相向延伸。
其中,该内纵向挡墙具有两相对的较短侧边及两相对的较长侧边,所述内横向挡 部分别位于该内纵向挡墙的两相对的较短侧边的顶缘,该内纵向挡墙的两相对的较长侧边 的顶缘处分别形成一凹口。
上述中,该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于该基座与该金属封盖之间设置绝缘框,借由 绝缘框可定位该金属封盖,且绝缘框提供的内纵向挡墙位于该金属封盖与该控制单元的导 柱之间,可利用绝缘框阻隔金属封盖与导柱,以及可有效阻隔电压电弧,进而增强绝缘能 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绝缘框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基座20控制单元
21电路板22导柱
30绝缘框31横向部
32内纵向挡墙33a、33b、33c外纵向挡墙
34内横向挡部35凹口
40金属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对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其 包含一具有引脚的基座10、一控制单元20、一绝缘框30及一金属封盖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产量的晶片刻痕校准器
-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