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的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6731.1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机的面板。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除湿机通过风机的运行将潮湿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并经过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并吸附在铝片上,此时潮湿空气变成干爽的空气,经冷凝器升温散热后从出风口吹出干燥的气体,如此循环达到除湿的目的。
申请号为20132022264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除湿机的面板,其上具有4个横向均匀布置的扣位,扣位属于面板自身的伸出部分。相对现有的面板,该面板增加了2个扣位,不但提高了面板和除湿机的机座的配合紧密度,还可适当减少每个扣位在机座中的扣入量,提高了单个扣位的使用寿命,无需再设置独立于面板的卡扣件,从而减少了除湿机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除湿机的装配工艺,继而降低了除湿机的制造成本。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除湿机的面板采用了扣合结构,将除湿机的机座和面板扣合达到固定的作用,但是该扣合结构一旦固定,难以在对其进行拆卸,而且拆卸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扣位折断,影响面板的重新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且不易造成卡勾折断的除湿机的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湿机的面板,包括面板体,面板体的内侧壁上穿设有卡块,卡块朝向面板体内侧的一端插接除湿机机座上,面板上相对于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在除湿机机座上的卡勾,卡块延伸出面板体并与面板体滑移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勾包括从面板体上延伸出的支撑体和位于支撑体自由端的勾体,所述勾体朝向相对卡块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面板体包括内壁和外壁,卡块包括穿设在内壁上的卡接体和从卡接体上延伸出的延伸体,延伸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卡块脱出的抵触板,抵触板位于内壁和外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延伸体上穿设有位于抵触板与外壁之间的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该设置,能够先通过将卡块插接在机座上的凹槽内,然后再将卡勾固定在机座上,实现对面板的固定。但是由于卡块可在面板上滑移,在需要打开面板时,进需要将卡块移出,即可解除面板的固定,从而方便了对面板的拆卸,同时由于该种方式连接简便,也避免了对勾体的破坏,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除湿机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2为除湿机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面板体;11、内壁;12、外壁;2、卡块;21、卡接体;22、延伸体;3、卡勾;31、支撑体;32、勾体;33、抵触板;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除湿机的面板,包括面板体1,面板体1的内侧壁上穿设有卡块2,卡块2朝向面板体1内侧的一端插接除湿机机座上,面板上1相对于卡块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在除湿机机座上的卡勾3,卡块2延伸出面板体1并与面板体1滑移连接。通过该设置,能够先通过将卡块2插接在机座上的凹槽内,然后再将卡勾3固定在机座上,实现对面板的固定。但是由于卡块2可在面板上滑移,在需要打开面板时,进需要将卡块2移出,即可解除面板的固定,从而方便了对面板的拆卸,同时由于该种方式连接简便,也避免了对勾体32的破坏,增加了其使用寿命。由于卡块2延伸出面板体1,在需要拆卸面板时,能够通过卡块2延伸出面板体1的这一端将卡块2与机座上的凹槽分离,从而方便了对面板的拆卸,加快了拆卸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水盘及具有其的接水盘组件
- 下一篇:粗煤泥阻尼脉动干扰床分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