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灭火弹发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6695.9 | 申请日: | 2016-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玉;廖承;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灭火 发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弹发射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动力灭火弹发 射系统。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的发生地一般山势险峻、地形复杂、交通困难,扑火工作十分艰 难。使用灭火弹进行灭火可有效降低扑火工作量,提高效率。手投式灭火弹因 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机动性好等特点,曾在森林灭火中 广泛应用。然而,对于森林火源点较多且起火面积较大时,手投式灭火弹由于 投掷距离有限,往往无法直接达到火源中心,且圆柱形灭火弹落地后滚动而不 易被火苗点燃,达不到预期的灭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灭火高效的双动力 灭火弹发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动力灭火弹 发射系统,包括储气筒,储气筒与气缸连接,气缸与发射筒连接,发射筒内设 置有活塞,活塞一端设置有助推弹簧,活塞另外一端用于放置灭火弹,活塞上 设置有活塞复位阀,发射筒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气缸与发射筒通过管道连接, 管道上设置有弹射阀。
按上述方案,所述储气筒与气缸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按上述方案,所述灭火弹为三棱柱形,所述灭火弹内压缩有灭火剂。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灭火弹发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很好的实现了远距离不同位置灭火的目的,避免了传统圆 柱形灭火弹在落地时滚动在火场外爆炸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动力灵活调节灭火弹落地位置,并将灭火弹弹头设 计为三棱柱形,达到灭火弹落地后的稳定,实现安全灭火。
3、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动力灭火弹发射系统中的灭火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动力灭火弹发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气筒,2、气缸,3、弹射阀,4、排气阀,5、活塞,6、助推 弹簧,7、灭火弹,8、活塞复位阀,9、发射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 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灭火弹发射系统,包括储气筒1, 储气筒1与气缸2连接,气缸2与发射筒9连接,发射筒9内设置有活塞5, 活塞5一端设置有助推弹簧6,活塞5另外一端用于放置灭火弹7,活塞5上 设置有活塞复位阀8,发射筒9上设置有排气阀4。
储气筒1与气缸2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气缸2与发射筒9 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弹射阀3。灭火弹7为三棱柱形,灭火弹7内压 缩有灭火剂。
使用时,关闭弹射阀3,将气缸2内充满高压蒸汽。活塞复位阀8根据需 要调节好活塞5的位置,关闭排气阀4。打开弹射阀3,高压蒸汽和助推弹簧 6产生瞬时推力将灭火弹7推射至灭火点,打开排气阀4,排掉蒸汽,重复前 述步骤进行下一次发射。
当灭火弹7用于扑救森林地表火时,灭火弹7被投掷到山坡上,灭火弹7 为三棱柱形,可以让灭火弹7完全不滚动,达到灭火弹7接地后的稳定,实现 安全灭火。
本产品很好的实现了远距离不同位置灭火的目的,避免了传统圆柱形灭火 弹在落地时滚动在火场外爆炸的问题。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采用双动力灵活 调节灭火弹的落地位置,并将灭火弹的弹头设计为三棱柱形,达到灭火弹落地 后的稳定,实现安全灭火。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 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 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钣金件的定位检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应用轨道炮轨道循环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