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耦合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5875.5 | 申请日: | 2016-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手表 耦合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天线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耦合天 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表、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流行与普及,基于GPS(Global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BT(BlueTooth)/Wi-Fi的智能手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而 超薄型智能手表中天线是性能发挥的最重要元件之一,直接关系到穿戴式智能设备与其他 电子设备间的信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功能多样、造型小巧,其内置通信天线更需要与表框紧密配 合,然而,由于手表的造型化、紧凑型设计,表内天线及回路易发生弯折而损坏,影响智能手 表的使用性能;对大众而言超薄以及金属外壳的ID更易受到喜爱;但是,表框的金属结构与 内置天线结构常常会减弱天线性能,影响信号、数据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耦合天线,针对现有 技术中的不足,设计超薄内嵌式耦合金属天线对,并与超薄金属表壳嵌入式装配集成,采用 变向辐射头、辐射片和辐射圆栅,确保天线的使用性能,信号与数据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 传输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耦合天线,包括 左耦合天线、右耦合天线、连接板、辐射头、辐射片、固定螺孔、定位孔、辐射圆栅、馈入部、接 地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耦合天线和右耦合天线采用左右对称式耦合布置成为耦合天线,所述左、 右耦合天线使用金属薄板冲压加工成型,并通过连接板紧凑装配于智能手表内部,所述连 接板上设置有三角形和六角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智能手表表壳卡台相互卡位固定; 所述耦合天线为平板形状,所述耦合天线的前端设置有辐射头,所述耦合天线的前端侧边 设置有辐射片,所述辐射头与辐射片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耦合天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螺孔, 所述耦合天线的后端设置有辐射圆栅,所述耦合天线后端设置有馈入部和接地部,所述馈 入部和接地部与智能手表系统连接。
所述辐射头和辐射片呈圆弧形,所述辐射头的轴心与辐射片的轴心相互垂直。
所述辐射圆栅内至少设置二根栅格,所述栅格等角分布。
所述连接板为绝缘薄板,所述连接板上中间设置有六角形定位孔,二侧设置有三 角形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内嵌耦合天线与超薄金属表壳紧凑装配,并通过定位 孔与表壳卡位固定连接,所述辐射头、辐射片相互垂直设置,设置辐射圆栅增加高低频信号 耦合能力,由馈入部传输信号、数据,通过馈入部、接地部与智能手表的系统连接,高频信号 与低频信号协同传输,改善天线的使用性能、提高传输效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超薄内嵌式耦合金 属天线对,并与超薄金属表壳嵌入式装配集成,采用变向辐射头、辐射片和辐射圆栅,确保 天线的使用性能,信号与数据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传输效率高;结构简单、天线占用空间 小,适合于GPS/Glonass和BT/WiFi/WLAN智能手表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耦合天线主视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左耦合天线2.右耦合天线3.连接板4.辐射头
5.辐射片6.固定螺孔7.定位孔8.辐射圆栅
9.馈入部10.接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无线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