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5761.0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戴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2 | 分类号: | B21B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6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轧辊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轧辊一般安装球面轴承组件,不但润换效果差,传动效果也相对不稳定,导致轧制效果不佳,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包括轧辊,安装轴,轴承座组件,自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轴安装轧辊在两侧,所述的轴承座组件与安装轴配合,所述的轴承座组件包括上盖,底座,通迷宫,盲迷宫,轴承,锁紧机构,上盖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上盖和底座有迷宫槽,所述的通迷宫,盲迷宫安装在迷宫槽内,所述的通迷宫在上盖和底座的一侧,所述的盲迷宫安装在上盖和底座的另一侧,所述的上盖设有加油孔,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出油孔,所述的自润滑机构包括进油支管一,进油支管二,进油总管,油箱,出油支管一,出油支管二,出油总管,所述的进油总管上设有油泵和电磁阀一,所述的出油支管一上设有电磁阀二和过滤器一,所述的出油支管二上设有电磁阀三和过滤器二,所述的出油总管上设有过滤器三,所述的进油支管一和进油支管二与加油孔连接,所述的出油支管一和出油支管二与出油孔连接,所述的出油总管与油箱连接,所述的进油总管与油箱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衬套,锁紧螺母,锁紧垫片,所述的衬套与轴承配合,所述锁紧垫片安装在锁紧螺母与衬套之间,所述的锁紧螺母安装在衬套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通迷宫内设有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通迷宫上设有润滑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轴承与底座和上盖之间设有定位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润滑轧辊轴承座的设置,满足了润滑,防尘和传动需求,提高了轴承座组件和轧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故障隐患,实现了自动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的轴承座组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的左剖机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的轴承座组件局部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的通迷宫局部剖视图。
图中:1、轧辊,2、安装轴,3、轴承座组件,31、上盖,31a、加油孔,32、底座,32a、放油孔,32b、安装孔,33、通迷宫,33a、润滑孔,34、盲迷宫,35、轴承,36、锁紧机构,36a、衬套,36b、锁紧螺母,36c、锁紧垫片,37、螺栓,38、迷宫槽,39、定位环,4、自润滑机构,41、进油支管一,42、进油支管二,43、进油总管,43a、油泵,43b、电磁阀一,44、油箱,45、出油支管一,45a、电磁阀二,45b、过滤器一,46、出油支管二,46a、电磁阀三,46b、过滤器二,47、出油总管,47a、过滤器三,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自润滑轧辊轴承座,包括轧辊1,安装轴2,轴承座组件3,自润滑机构4,所述的安装轴2安装轧辊1在两侧,所述的轴承座组件3与安装轴2配合,所述的轴承座组件3包括上盖31,底座32,通迷宫33,盲迷宫34,轴承35,锁紧机构36,上盖32与底座32通过螺栓37连接,所述的上盖31和底座32有迷宫槽38,所述的通迷宫33,盲迷宫34安装在迷宫槽38内,所述的通迷宫33在上盖31和底座32的一侧,所述的盲迷宫34安装在上盖31和底座32的另一侧,所述的上盖31设有加油孔31a,所述的底座32上设有出油孔32a,所述的自润滑机构4包括进油支管一41,进油支管二42,进油总管43,油箱44,出油支管一45,出油支管二46,出油总管47,所述的进油总管上43设有油泵43a和电磁阀一43b,所述的出油支管一45上设有电磁阀二45a和过滤器一45b,所述的出油支管二46上设有电磁阀三46a和过滤器二46b,所述的出油总管47上设有过滤器三47a,所述的进油支管一41和进油支管二42与加油孔31a连接,所述的出油支管一45和出油支管二46与出油孔32a连接,所述的出油总管47与油箱44连接,所述的进油总管43与油箱4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生产线板带张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土壤中铬污染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