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5692.3 | 申请日: | 2016-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松;张韶华;吴运广;黄全儒;袁霞;刘春莲;付春霞;刘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劲松;张韶华;吴运广;黄全儒;袁霞;刘春莲;付春霞;刘平安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缓冲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领域,具体是一种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桥梁工程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后将严重阻隔通往受灾地区的生命线,影响救灾的及时性,给救灾及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桥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其分布面广,公共性强,适用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前提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到地震海啸以及其它外部设备震动的影响,都可能引起桥梁自身的震动,这种震动经常会导致桥梁结构上的损伤,并且久而久之这种损伤会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我国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桥梁的抗震性能就成为桥梁设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大大减小内部应力,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与桥梁连接的上支撑座和与桥墩连接的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中心下表面设置有凹陷球面状的第一凸起块,下支撑座中心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球面状的第二凸起块,第一凸起块与第二凸起块之间设置有上半球面滑块和下半球面滑块,第一凸起块与上半球面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胶垫,上半球面滑块和下半球面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胶垫,下半球面滑块和第二凸起块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胶垫,上支撑座底部两端和下支撑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凹槽,竖向相互对应的凹槽内设有碟簧,碟簧内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在下支撑座固定块的凹槽内,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弹性减震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上半球面滑块通过水平底面和下半球面滑块水平顶面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块的曲面半径大于上半球面滑块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块的曲面半径大于下半球面滑块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座外边沿设置有挡住固定块外侧壁的挡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凸起块与第二凸起块之间设置有上半球面滑块和下半球面滑块,如此结构,能够满足桥梁日常温变位移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够减少内应力对结构的损伤,结构安全使用;且上半球面滑块和下半球面滑块能够产生摆动位移,便于动能和势能间的转换消耗,上支撑座底部两端和下支撑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有凹槽,竖向相互对应的凹槽内设有碟簧,碟簧能够大大消减地震的竖向能量,避免桥墩遭受严重破坏,支撑柱高度小于碟簧的高度,当震动过大时,通过支撑柱对上支撑座底部两端进行支撑,防止主梁发生倾斜;第一、第二、第三缓冲胶垫能够大大增强相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消耗能量,且缓冲胶垫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抗压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大大减小了内部应力,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座,2-挡边,3-上支撑座,4-固定块,5-支撑柱,6-碟簧,7-弹性减震垫圈,8-上半球面滑块,9-第一凸起块,10-第二缓冲胶垫,11-第一缓冲胶垫,12-第三缓冲胶垫,13-下半球面滑块,14-第二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公路桥梁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与桥梁连接的上支撑座3和与桥墩连接的下支撑座1,所述上支撑座3中心下表面设置有凹陷球面状的第一凸起块9,下支撑座1中心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球面状的第二凸起块14,第一凸起块9与第二凸起块14之间设置有上半球面滑块8和下半球面滑块13,第一凸起块9与上半球面滑块8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胶垫11,上半球面滑块8和下半球面滑块13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胶垫10,下半球面滑块13和第二凸起块14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胶垫12,上支撑座3底部两端和下支撑座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上均设有凹槽,竖向相互对应的凹槽内设有碟簧6,碟簧6内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底端固定在下支撑座1固定块4的凹槽内,支撑柱5顶端设置有弹性减震垫圈7,便于减轻支撑柱5顶端与上支撑座3底面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劲松;张韶华;吴运广;黄全儒;袁霞;刘春莲;付春霞;刘平安,未经潘劲松;张韶华;吴运广;黄全儒;袁霞;刘春莲;付春霞;刘平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垫石及防震落梁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后期维护的沥青上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