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5635.5 | 申请日: | 201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清奎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水草 自动 收集 打捞 船只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包括打捞工作船本体(1)和转运工作船本体(8),所述打捞工作船本体(1)和转运工作船本体(8)上分别设置有打捞主控台(2)和转运主控台(8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工作船本体(1)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打捞切碎装置、碾压装置以及挤压装置,所述打捞切碎装置包括位于前部的水草收集机构以及位于后部且与所述水草收集机构配合的网状收集传输带(32),所述碾压装置包括与所述网状收集传输带(32)配合的碾压进料斗(41)、碾压壳体(42)以及位于该碾压壳体(42)内部的水草碾压机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与所述碾压装置配合的网状挤压传输带(51)、与该网状挤压传输带(51)配合的挤压进料斗(52)、挤压壳体(53)以及位于该挤压壳体(53)内部的水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壳体(53)上设置有与转运工作船本体(8)配合的水草转运管道(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工作船本体(1)为双体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收集机构由水草收集壳体(31)、位于该水草收集壳体(31)内的水草收集轴(33)以及均匀分布在该水草收集轴(33)上的水草收集叶片构成,所述水草收集轴(33)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与之同步运转的水草收集切割刀片(34),所述水草收集切割刀片(34)位于所述水草收集壳体(31)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工作船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网状收集传输带(32)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为液压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工作船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网状收集传输带(32)配合的机械臂(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碾压机构包括左右两对称碾压啮合的碾压齿辊(43),所述碾压齿辊(43)的碾压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碾压进料缺口(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转运管道(54)为螺旋输送式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工作船本体(8)上设置有转运船舱(82)以及将转运船舱(82)内物料输送至河岸的转运输送带(83),所述转运船舱(82)远离所述转运主控台(81)的一端设置有转运舱门,所述转运输送带(83)与上述转运舱门相配合,且该转运输送带(83)的端部穿过上述转运舱门延伸至所述转运船舱(82)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草自动收集打捞船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工作船本体(8)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运输送带(83)配合且用于调节该转运输送带(83)倾斜角度的转运角度调节机构(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清奎,未经吴清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6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菌自动扫描筛选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闸门的双向密封止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