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松螺母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5455.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龙;黄南;刘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9/00 | 分类号: | F16L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
背景技术
普通外套螺母60的结构如附图图1所示,普通外套螺母60的六方面中的两个相对设置 的面上分别加工有保险丝孔601,普通外套螺母用于与管接头、导管等零件配合使用,实现管 路贯通连接以传输介质。
普通外套螺母60与管接头70配合时的结构如附图图2所示,装配时,首先拧紧普通外 套螺母60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然后再将保险丝穿过两个保险丝孔601;最后用工具钳缠绕 保险丝并固定于机匣某凸台或其他可利用的机体部位。拆分时,需首先将保险丝剪断并取出; 然后再将普通外套螺母60拧松,从而分解出管接头70及其他零件。装拆时费时费力、操作 不便、工作效率低。
同时,在使用保险丝时,必须有可利用的位置以固定保险丝达到防松目的,但机匣结构 复杂且紧凑,往往不便穿插保险丝,这给固定保险丝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且管路连接 较多时,大量的保险丝穿插现象也影响整体美观;此外,因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机 体易产生较大的振动,而保险丝直径较小,经过工具钳缠绕之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 裂,导致普通外套螺母60失去防松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以解决采用普通外套螺母时装拆困难及在工作过 程中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松螺母组件,用于与管型接头相连以使导管与管型接头连通,防松螺母组件包括: 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以与管型接头过盈配合的棘爪环,棘爪环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 弹性的胀圈;还包括用于装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且与管型接头螺纹连接的外套螺母,外套 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管型接头的旋合中卡入胀圈内以向外胀开胀圈的止动圈,止动 圈与外套螺母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胀圈由多根间隔布置且具有弹性的棘爪片围设而成。
进一步地,棘爪环还包括呈环形的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的第一卡环,多根棘爪 片的一端与第一卡环的端面固定,其另一端沿第一卡环的轴线延伸。
进一步地,多根棘爪片沿第一卡环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卡环与棘爪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止动圈包括呈环形的用于卡设于外套螺母的外圆上的第二卡环,第二卡环的 外圆上设有多个用于将胀圈向外胀开的凸齿,多个凸齿沿第二卡环的周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凸齿呈半圆柱状,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卡环的两端齐平,且沿第二卡环的轴线 延伸。
进一步地,凸齿与第二卡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齿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容纳一个棘爪片的容纳部。
进一步地,凸齿的数量与棘爪片的数量相同,且多个凸齿和多个棘爪片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外套螺母与止动圈之间、管型接头与棘爪环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在拆分整体装配时, 不必将螺母组件及管接头组件分解,从而保证了这两个组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止动圈与棘爪环的干涉装配使用,依靠胀圈的胀开与回弹,使得胀圈紧压止动圈,更好 地实现外套螺母的锁紧和防松功能,避免了普通外套螺母所使用的保险丝存在断裂的安全隐 患;
此新型防松螺母组件在装配时,无需借助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固定,外套螺母与管型接 头装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装拆简单快捷;
外套螺母与止动圈之间、管型接头与棘爪环之间均为过盈配合,防止了外套螺母在拧紧 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同时也是避免外套螺母在工作中发生松动的另一保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 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普通外套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普通外套螺母与管接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防松螺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棘爪环与管型接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GR冷却器的水管密封连接结构
- 下一篇:闭合环增强型塑料结构壁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