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板相邻板间混凝土表面错台检测及收光专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5154.4 | 申请日: | 2016-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才;杨俊;张家德;黄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金凯 |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相邻 混凝土 表面 检测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座板相邻板间混凝土表面错台检测及收光专用工具,适用于CRTSⅢ无砟轨道相邻底座板混凝土表面高差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结合既有无砟轨道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出的最新轨道体系,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已成为体现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彰显国家实力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所必须的。铁道部于2009年在成都至都江堰城际客运专线,开展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工程实验与设计创新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于2010年12月正式定型为CRTSⅢ型轨道板。其试验成果在湖北城际、盘锦至营口和沈阳到丹东客运专线铁路应用和实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总体结构方案为带挡肩的新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配筋的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采用单元分块式结构,在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轨道板间均采用不连接的分块式单元结构。底座板在每块轨道板范围内设置两个限位挡台(凹槽结构),底座板与自流平混凝土层间设置中间隔离层,扣件采用WJ-8C型扣件。
目前,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施工中底座板施工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底座板施工由于之间隔板比较高,相邻底座板的高差不好控制,易出现错台,影响浇筑后的底座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需通过后期的打磨装修来消除,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造成成本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板相邻板间混凝土表面错台检测及收光专用工具,可避免相邻底座板混凝土出现错台,影响外观质量,避免后期打磨,增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座板相邻板间混凝土表面错台检测及收光专用工具,包括门型框架主体,该门型框架主体的顶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水准泡,所述门型框架主体的两侧支架底端设置有接触面板。
优选地,所述水准泡为长水泡。
优选地,所述水准泡左右各设置有五个刻度。
优选地,所述门型框架主体由角钢对焊而成。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面板与所述门型框架主体之间活动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门型框架主体的顶端横梁为水平伸缩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测量出相邻轨道底座板的高差,并在混凝土没有初凝前,进行最后的收光处理,以避免后期返工;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后期打磨装修,使得现场文明施工得到保障,后期可以在浇筑底座板混凝时控制相邻高差提供依据,使施工快捷、保质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门型框架主体,20、水准泡,30、接触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所述专用工具包括一个门型框架主体10,该门型框架主体由角钢对焊而成,所述门型框架主体10的顶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水准泡20,通过该水准泡的倾斜角度计算出相邻轨道底座板的高度差,进而为后期在浇筑底座板混凝时控制相邻高差提供依据,使施工快捷、保质的完成。本实施例中,采用长水泡进行检测,其左右各设置有五个刻度,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在快要初凝时,放上错台检测工具,观测气泡,气泡每偏离1格,表示相邻轨道底座板高差为1cm。
所述门型框架主体10的两侧支架底端设置有接触面板30,使用接触面板可以平稳的放置错台检测工具。为了提高在检测较大高度差时的精度,选择其中一个接触面板与门型框架主体之间活动链接,具体可采用铰接的方式,可使得两个接触面板始终与底座板是面接触,提高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混凝土没有初凝前,进行最后的收光处理,以避免后期返工,为了提高收光的效果,将所述门型框架主体10的顶端横梁设计成水平伸缩结构,在收光时可以任意调节门型框架主体两侧支架的间距。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区跑道快速换板
- 下一篇:一种高抗张强度环保型水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