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枪弹柜智能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4418.4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枪弹 智能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弹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枪弹柜智能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清末、民国时期,未经官府批准,制造、贩卖、储藏、携带火药、爆炸物品、枪支者,按违警罪处罚。民国28年(1939),湖南省政府令收缴地方公私枪支,实行统一管理,州境民间自卫枪支拒不登记,“统管”收效甚微。1949年,湘西“三·二事变”,泸溪县徐汉章、古丈县张平率部抢劫辰溪兵工厂,枪弹严重失控,留下重大治安隐患。
50年代初,公安机关配合剿匪,发动群众清匪挤枪。到50年代末,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的登记、发证、监督、事故查处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1967年夏,湘西自治州、县公、检、法机关受到造反派冲击,为防止枪支弹药失控,机关公用枪支弹药集中交地方驻军保管。同年底,造反派组织和个人非法持有的枪支弹药由当地军队收缴。1981年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先后颁布施行,枪支爆炸物品管理纳入依法管理轨道。
在现代化社会中,枪支弹药的管理也越来越智能化了,然而,传统的枪弹柜管理装置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枪支管理的安全性不高,留下重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枪弹柜智能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枪弹柜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铰接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内腔均匀固定有枪支支撑座,所述柜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柜体的侧壁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柜体的外壁还设置有与柜门相适配的锁扣,且锁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指纹采集装置,所述指纹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指纹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发射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还电性连接有视频编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视频编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锁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信号连接有远程终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双向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签字模块和人脸采集模块,且签字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有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周围还设置有照明装置,且照明装置为LED灯珠呈环形阵列状排列在摄像头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GPRS网络和远程终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周期为20秒-30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枪弹柜智能管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指纹解锁的方式,在进行指纹解锁时,通过计时模块设定的计时时间,在设定时间内如果没有解开,声光报警模块则会启动进行报警,并且,在对该柜体进行解锁时,还需要通过设置在柜体上的显示屏进行签字以及人脸采集,采集后才能打开该箱体,采集后的签字后人脸采集图像能够作为管理的依据,并且,还可通过柜体内部的摄像头实时对柜体内的情况进行监控,大大的提高了该柜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原理框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枪支支撑座、4摄像头、5声光报警器、6锁扣、7显示屏、71触摸屏、72签字模块、73中央处理器、74人脸采集模块、8指纹采集装置、9指纹识别模块、10控制模块、11信号发射模块、12存储模块、13计时模块、14驱动模块、15图像处理模块、16视频编码模块、17远程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4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
- 下一篇:互联云家庭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