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4258.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亮;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C3/00 | 分类号: | A23C3/0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杀菌 机稀酸稀碱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酸稀碱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属于牛奶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高温杀菌机、巴氏杀菌机清洗使用的酸碱直接排地,造成能源、物耗的浪费,同时还污染环境,现在将清洗使用后的酸碱进行集中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目的在于:通过该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再利用稀酸稀碱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物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控制器(现有技术,不做详述,如索威达SWDCX38)、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回收罐,所述回收罐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所述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探头、中液位探头和低液位探头,所述高液位探头、中液位探头和低液位探头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电联;所述杀菌机通过第一稀酸管道和第一稀碱管道与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连接,所述第一稀酸管道和第一稀碱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所述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通过导线和控制器连接。
所述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分别通过第二稀酸管道和第二稀碱管道与稀酸储液罐和稀碱储液罐连接。
所述第二稀酸管道和第二稀碱管道上均设置有变频离心泵,所述变频离心泵通过导线和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杀菌机的稀酸稀碱清洗后的稀酸和稀碱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稀酸和稀碱使用量,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解决了污染环境的隐患,设置的高液位探头、中液位探头和低液位探头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决定变频离心泵的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杀菌机,3、稀酸回收罐,4、稀碱回收罐,5、第一稀酸管道,6、第一稀碱管道,7、第一蝶阀,8、第二蝶阀,9、第二稀酸管道,10、第二稀碱管道,11、稀酸储液罐,12、稀碱储液罐,13、变频离心泵,14、高液位探头,15、中液位探头,16、低液位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控制器1、杀菌机2,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回收罐,所述回收罐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稀酸回收罐3和稀碱回收罐4,所述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探头14、中液位探头15和低液位探头16,所述高液位探头、中液位探头和低液位探头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电联;所述杀菌机通过第一稀酸管道5和第一稀碱管道6与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连接,所述第一稀酸管道和第一稀碱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蝶阀7和第二蝶阀8,所述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通过导线和控制器连接。
所述稀酸回收罐和稀碱回收罐分别通过第二稀酸管道9和第二稀碱管道10与稀酸储液罐11和稀碱储液罐12连接。
所述第二稀酸管道和第二稀碱管道上均设置有变频离心泵13,所述变频离心泵通过导线和控制器连接。
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
安装俩个集中回收酸碱集中回收罐,罐体容积在6000L,罐体设置高、中、低液位探头,当罐体液位到达高液位时出口变频离心泵开始运转,将回收的稀酸稀碱抽送到洗车场酸碱罐中进行奶车清洗使用。控制器与各个单机设备信号对接,在原先酸碱排地管道上安装俩个蝶阀,当杀菌机清洗酸碱步骤结束后,控制器接受杀菌机信号后打开酸或者碱回收阀,此时酸碱进入到稀酸稀碱回收罐中,杀菌机回收电导低于10ms时回收阀关闭。
控制器与杀菌机进行信号对接,杀菌机碱洗结束时碱阀开启,杀菌机内部用水将管道内的稀碱液回收到稀碱罐中,当高液位探头、中液位探头和低液位探头出现反馈时,变频离心泵开始运转,将罐内的稀碱液抽送到洗车场进行再次利用。稀酸同理。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4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