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清理的增韧色母成型造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4008.X | 申请日: | 2016-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涂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麦迪尔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02 | 分类号: | B29B9/02;B08B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清理 增韧色母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母成型造粒装置,具体为一种易于清理的增韧色母成型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粒是一种塑料、纤维的着色产品,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成的混合物,色母粒是配料、熔融混合、冷却、干燥、造粒而成,在色母粒生产过程中,由于切刀和胶轮高速旋转,色母粒子容易产生静电,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可能造成色母粒子吸附在机器内,机器内部部件也会有残留的色母粒子,粒子若不完全清除,则容易混淆在下一批材料中,影响产品性能与质量,同时对机器的损伤也将加大,影响机器正常工作,还浪费了生产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增韧色母成型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清理的增韧色母成型造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开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切刀组,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和壳体之间贯穿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位于水箱的内腔,所述第一提升泵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壳体的左侧下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均匀设有水喷头,所述水喷头和第一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下方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和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过滤箱的内腔底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箱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壳体的左侧,所述壳体的左侧开有和过滤箱相匹配的开槽,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泵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水箱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左侧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增韧色母成型造粒装置,易于清洗,采用水冲洗的方法去除残留的色母粒,当机器停止工作时,此时操作控制装置,关闭出料口处的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提升泵开始在水箱内抽水,此时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一电磁阀打开,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壳体内腔,此时第一连接管上水喷头对壳体内腔进行冲洗,冲洗的水流带着残余的色母粒,掉落在过滤箱内,过滤箱的底端是滤网,此时水流从过滤箱流出,色母粒被滤网阻拦在过滤箱内,水流流入壳体底端后通过第二连接管上的第二提升泵将水流提升至水箱内,循环利用,在第二连接管和水箱连接处设有单向阀,防止水流回流,在停止冲洗后,通过把手将过滤箱滑动从开槽抽拉出来将里面的色母粒收集,避免浪费材料,同时采用循环的水冲洗法避免浪费水资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切刀组、5水箱、6第一连接管、7第一提升泵、71第二提升泵、8水喷头、9第一电磁阀、10单向阀、11过滤箱、111滑槽、112限位块、113过滤网、114把手、12第二连接管、13第二电磁阀、14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麦迪尔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麦迪尔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4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编制袋的原料熔化炉
- 下一篇:高精度混凝土搅拌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