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酒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3256.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胜;李新圃;李庆胜;杨峰;罗金印;崔亚雄;张哲;刘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3/02 | 分类号: | F23D3/02;F23D3/28;F23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酒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酒精灯。
背景技术
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目前,大部实验室使用的酒精灯多为玻璃材质的,这种酒精灯缺点在于使用时容易产生炸裂,同时由于瓶口密封不好,容易造成酒精挥发及酒精翻到后酒精流出,对操作人员和实验设备都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玻璃酒精灯在超净工作台内使用时由于受到风力作用,还会经常造成酒精灯瓶口破裂,影响实验进程。不锈钢酒精灯由于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大部分不锈钢酒精灯由于不能调节火焰大小,不能适应不同试验需要,此外,由于部分不锈钢酒精灯无液面观察窗,无法准确知道酒精使用量,容易造成酒精干烧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酒精液面进行实时观察并能对灯芯进行调节的不锈钢酒精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不锈钢酒精灯,包括不锈钢灯瓶与灯头,在所述灯头内设置有灯芯,所述灯头设置在所述不锈钢灯瓶上方,在所述灯头内,设置有灯芯调节机构,所述灯芯调节机构带动灯芯向上或向下运动,在所述不锈钢灯瓶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不锈钢灯瓶连通的透明管。
进一步的,所述灯芯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手柄,以及固定设置在手柄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轮齿与所述灯芯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为多个,平行设置在所述手柄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管与所述不锈钢灯瓶外壁平行设置,其底部与所述不锈钢灯瓶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管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不锈钢灯瓶上方,设置有酒精添加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酒精添加口上设置有上盖。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所述酒精添加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酒精添加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设置在所述灯头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不锈钢酒精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灵活调节灯芯长短,适应不同的试验要求,同时,在不锈钢灯瓶外侧连通设置带有刻度的透明管,能够实施观察酒精灯液面高度,防止造成酒精干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不锈钢酒精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用的不锈钢酒精灯,包括长方体的不锈钢灯瓶1,在长方体灯瓶1上方螺纹连接灯头2、在灯头2内设置有灯芯4,灯芯4尾端放置在不锈钢灯瓶1底部,为了能够对灯芯4的长短进行灵活的调节,在灯头2内设置有灯芯调节机构,具体的,灯芯调节机构包括齿轮9与手柄3,手柄3为水平设置在灯头2内部的长杆,手柄端部设置在灯头2外,便于操作,在手柄3长杆上固定设置有三个齿轮9,齿轮9与手柄3同轴固定设置,齿轮9的轮齿与灯芯4相接触,通过转动手柄3,进而驱动齿轮9转动,使齿轮9的轮齿与灯芯4摩擦。使灯芯4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调节灯芯4的长度。
在不锈钢灯瓶1的外侧平行竖直设置有一个带刻度的透明管5,透明管5为空心圆柱,并与不锈钢灯瓶1连通,用于随时观察灯瓶1内酒精量。在不锈钢灯瓶1上部还设置有酒精添加口6及上盖7,上盖7通过螺纹与酒精添加口6连接,在上盖7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与酒精添加口6紧密结合。另外,在灯头2上方还设置有灯罩8,灯罩8为圆弧帽状结构,用于盖住灯头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使用时将上盖7逆时针旋开,将酒精添加口6内放入小漏斗,加入燃烧用酒精,添加量为不锈钢灯瓶总容积的2/3左右,然后将上盖7顺时针旋紧。去掉灯罩,用打火机点燃灯芯4上部,转动旋转手柄3,通过齿轮调节火焰大小。使用完毕后,将灯罩8盖到灯头上,熄灭火焰。
因此,尽管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3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6-芳基氧二硅基萘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烧炉上余热利用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