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邻波长收发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2790.1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瑞;王启平;叶有杰;蒋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邻 波长 收发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光收发模块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小波长间隔应用的相邻波长收发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世界各地光纤接入FTTH(FiberToTheHome)项目逐步实施,以及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市场上对于单纤双向组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的单纤双向组件都是波长间隔很宽的两个波长的光信号。
传统的双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组件的原理,如图1所示,光信号通过光纤由公共端2进入光学组件,在光学组件中,第一滤波片11与光路呈45度角,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11发生90度反射,再经过第二滤波片12滤波,然后光束由接收端3接收。接收端3采用PD光电二极管为一种光探测器,用于光电转换,使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射端1采用激光二极管,发射端1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11透射进入公共端2。为增加信号稳定性,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在发射端1的前端放一个光隔离器10(由一个磁环、两个偏振片、一个磁旋光片组成),使线路干扰不会反射回激光二极管。
在传统结构中,因为第一滤波片11必须是45°入射,常规的滤光片当入射角度增大时,滤光片的透射反射波段分界点会向短波移动,入射角每变大1°,分界点就往短波方向移动约6nm。因此为了实现不同波长的透射和反射,那么发射和接收端的波长间隔就必须足够宽,否则就会导致透射波长信号或者反射波长信号无法有效分开,耦合效率太低而无法实现产品化。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相邻波长收发模组,使用渐变滤光片,能够把间隔小的两个相邻波长有效分开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耦合效率,使得小波长间隔的光收发模块组件得以实现和有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邻波长收发模组,能够把间隔小的两个相邻波长有效分开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耦合效率,使得小波长间隔的光收发模块组件得以实现和有效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邻波长收发模组,包括发射端、第一透镜、接收端、第二透镜、输入输出端、渐变滤光片;经由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锥形光束经所述第一透镜汇聚,而后经所述渐变滤光片透射后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头接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头输入的光束经所述渐变滤光片反射,而后经所述第二透镜汇聚后由所述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渐变滤光片的透射波段和反射波段随着渐变滤光片位置变化而变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了渐变滤光片,渐变滤光片的透射波段和反射波段随着渐变滤光片位置变化而变化;
2、能够把波长间隔小的两个相邻波长有效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一种单纤双向双波长光收发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渐变滤光片在入射角为45°时的透射曲线和反射曲线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相邻波长收发模组中,渐变滤光片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邻波长收发模组,包括发射端、第一透镜、接收端、第二透镜、输入输出端、渐变滤光片;经由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锥形光束经所述第一透镜汇聚,而后经所述渐变滤光片透射后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头接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头输入的光束经所述渐变滤光片反射,而后经所述第二透镜汇聚后由所述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渐变滤光片的透射波段和反射波段随着渐变滤光片位置变化而变化。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讲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渐变滤光片在相邻波长收发模组的应用,包括发射端1、第一透镜41、接收端3、第二透镜42、输入输出端2、渐变滤光片5。发射端激光二极管1发出的锥形光束经第一透镜41汇聚,再到达渐变滤光片5透射后由输入输出端光纤头2接收。由输入输出端光纤头2输入的光束经渐变滤光片5反射后到达第二透镜42,由第二透镜42汇聚后由接收端光电探测器3接收。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中渐变滤光片在入射角为45°时的透射曲线和反射曲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2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限径器
- 下一篇:工程设备监测装置的位置追踪机构及工程设备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