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雨刷清洁可自由移动的太阳能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02335.1 | 申请日: | 2016-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功;李楠楠;郭东鑫;杨湾湾;王丽婷;孟娟;马婉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6B7/28 | 分类号: | E06B7/2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严艳丽 |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雨刷 清洁 自由 移动 太阳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雨刷清洁可自由移动的太阳能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窗系统设计中包括光伏板、窗户系统,光伏板放置在窗框外侧上方,呈雨搭样式,虽然有良好的采光效果,但是御风能力不强,且用电途径单一,造成太阳能资源浪费,而且不易清洁,使用不方便,虽然有一种可自动清洁的窗户系统,却需要提供水源,并且不能达到对玻璃全面清洁,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有雨刷清洁可自由移动的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解决太阳能窗户系统不易清洁,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窗框的内框边沿自前向后依次开有外凹槽、中凹槽和内凹槽,折叠式光伏板装在内凹槽中,沿内凹槽呈可折叠或展开状,第一窗户扇装在外凹槽中,第二窗户扇装在中凹槽内,第一窗户扇置于窗框的内框左部,沿外凹槽向右侧呈滑动状;第二窗户扇置于窗框的内框右部,沿中凹槽向左侧呈滑动状;第一窗户扇的右侧壁上竖向装有向后凸起的第一雨刷,第一雨刷的刷毛接触到第二窗户扇的前面板,第二窗户扇的左侧壁上竖向装有伸到第一窗户扇前面的第二雨刷,第二雨刷的刷毛向后接触到第一窗户扇的前面板,检测控制装置与充放电控制器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分别和蓄电池、折叠式光伏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雨刷清洁,可自由移动的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的利用雨水来清洁,并且能够达到对玻璃完全清洁的效果,所需电能全部由太阳能提供,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窗户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控制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窗框22的内框边沿自前向后依次开有外凹槽19、中凹槽20和内凹槽21,折叠式光伏板1装在内凹槽21中,沿内凹槽呈可折叠或展开状,第一窗户扇6装在外凹槽19中,第二窗户扇8装在中凹槽20内,第一窗户扇置于窗框的内框左部,沿外凹槽向右侧呈滑动状;第二窗户扇置于窗框的内框右部,沿中凹槽向左侧呈滑动状;第一窗户扇的右侧壁上竖向装有向后凸起的第一雨刷11a,第一雨刷的刷毛接触到第二窗户扇的前面板,第二窗户扇的左侧壁上竖向装有伸到第一窗户扇前面的第二雨刷11b,第二雨刷的刷毛向后接触到第一窗户扇的前面板,检测控制装置14与充放电控制器15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分别和蓄电池13、折叠式光伏板1连接。
所述的窗框两侧分别装有电机7,两侧的电机分别经齿轮18由链条17连接在一起,链条置于第二窗户扇8的顶部或底部内,电机分别和充放电控制器15、检测控制装置14连接。
所述的第一窗户扇6经锁扣和窗框呈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窗户扇8的顶部或底部有和链条相啮合的齿。
所述的第二窗户扇8的底部有置于中凹槽内的多个第一滑轮16,方便移动。
所述的第一窗户扇6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滑动槽9,第二窗户扇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带动轴10,上部和下部的带动轴的外端自滑动槽分别水平向前延伸至第一窗户扇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的带动轴10的外端之间装有置于第一窗户扇前面的第二雨刷。
所述的窗框的外侧有箱体12,箱体内装有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检测控制装置,箱体上有方便检测与维修用的门。
所述的检测控制装置14是由单片机控制器14a及连接在单片机控制器上的压力传感器14b和湿度传感器14c构成。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14a为现有技术,如深圳市鹏盛达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AT89C51型号单片机。
所述的折叠式光伏板1又称折叠式太阳能板,是由多块太阳能光伏板依次经合页2联接成可折叠状结构,折叠式光伏板的大小和窗框的内框大小相吻合。
所述的折叠式光伏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布有置于内凹槽中的第二滑轮4。
所述的折叠式光伏板1的一侧经固定轴3装在内凹槽的侧壁内,另一侧上装有移动轴5,拉动折叠式光伏板呈展开或折叠状。
所述的第一雨刷11a和第二雨刷11b均为一面带刷毛的长条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2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浸涂-滚擦涂晶法合成分子筛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