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768.5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传递 山墙 加固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墙加固钢管,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
背景技术
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是指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
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混凝土浇筑山墙之后,需要使用山墙加固钢管对其进行加固以辅助混凝土凝结成型。如图4所示,使用时,需要在山墙内外两侧设置山墙加固钢管,山墙加固钢管与山墙之间隔有木枋,通过使用对拉丝杆使山墙加固钢管压紧木枋,木枋再压紧山墙以辅助山墙成型。
在正常的施工节奏中,当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为了便于材料的周转,模板支撑架体都要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加固及支撑的钢管,在以往的模式中,钢管的传递方式都是通过卸料平台向上面的楼层进行转运,这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卸料平台要求进行限量吊装且要塔吊进行辅助,这样耽误了人工和机械设备,造成了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无法形成有效的流水,造成工期的不顺畅和并使人员的窝工现象特别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包括山墙加固钢管、设置在山墙加固钢管上的固定环A和固定环B、与固定环A连环安装的活动环和安装在活动环上的挂钩。
所述的固定环A和固定环B平行设置。
所述的固定环A和固定环B与山墙加固钢管的横截面平行。
所述的固定环A和固定环B通过焊接安装在山墙加固钢管上。
所述的固定环A和固定环B与山墙加固钢管的焊接点在同一条母线上。所述的挂钩上设有弯钩A,弯钩A上设有弯钩B,弯钩A与弯钩B呈S型,弯钩B的开口朝向远离活动环的方向。
所述的挂钩为软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拆除山墙模板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加固钢管的传递,尤其是对高层且外墙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模板的拆除,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对卸料平台的依赖和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卸料平台转运的钢管量,在保证施工节奏正常和流水施工方面大大的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经济节约,并且制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多次反复周转,成本降低可以进行累加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山墙加固钢管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山墙加固钢管,2—固定环A,3—活动环,4—固定环B,5—挂钩,6—弯钩A,7—弯钩B,8—外架钢管,9—对拉丝杆,10—山墙,11—木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传递的山墙加固钢管,包括山墙加固钢管1、设置在山墙加固钢管1上的固定环A2和固定环B4、与固定环A2连环安装的活动环3和安装在活动环3上的挂钩5,其中,固定环A2和固定环B4通过焊接安装在山墙加固钢管1上,并且固定环A2、固定环B4与山墙加固钢管1的横截面平行设置,固定环A2和固定环B4设置在山墙加固钢管1的同一条母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挂钩5上设有弯钩A6,弯钩A6上设有弯钩B7,弯钩A6与弯钩B7呈S型,弯钩B7的开口朝向远离活动环3的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挂钩5为软绳。
如图3所示,当该山墙加固钢管拆除后,将弯钩B7挂在固定环B4上,由于挂钩5设置在固定环A2和上,因此有足够的空间使弯钩B7挂在固定环B4上,以此使固定环B4、山墙加固钢管1、固定环A2、活动环3和挂钩5形成封闭的环,从而可以使该山墙加固钢管悬挂在外架钢管8上,上一层的人则可以使用挂钩钩在固定环B4上,从而提起该山墙加固钢管,当该山墙加固钢管上升时,弯钩B7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固定环B4,因而该山墙加固钢管能够被提升至上一层,从而方便运输该山墙加固钢管,避免了使用卸料平台集中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手动操作闸门的料斗
- 下一篇:二次结构墙体稳盒定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