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水域保洁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0199.2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邵飞东;管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水域 保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水域保洁船。
背景技术
水面漂浮垃圾诸如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捞,一直是河道清理的重要问题,但传统 的对于水草及生活垃圾的打捞主要以人工打捞为主,打捞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捞操作较为方便、效率较高的全自动水域保洁 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水域保洁船,包括船体、输料机 构、垃圾储存仓、设置在船体前端的第一切割机构和设置在船体前端两侧壁上的第二切割 机构;第一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船体前端的支撑架和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 切割轮;第二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船体前端两侧壁上的两个支撑臂、设置在各支撑臂 上的第二切割轮和用于带动支撑臂转动的液压摆臂。
上述方案中,船体具有平直船底。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在铅垂面上做上下转动,多个第一切割轮沿船体左右方向并 排设置。
上述方案中,各液压摆臂带动相应一个支撑臂沿船体前后方向摆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中清理水面漂浮垃 圾及水葫芦、水草收集工作,其操作方便简单,对漂浮垃圾及水葫芦、水草的收集动作,在驾 驶室内通过控制台上的按钮就能轻松控制,连续作业工作稳定;(2)作业过程中不产生任何 油污泄漏,符合环保要求,治理水面污染的同时不增加其它污染;(3)收集范围广,既能清扫 体积较大,长形的漂浮垃圾(如树枝、水葫芦等),又能清扫体积较小的,成片的漂浮垃圾(如 泡沫塑料污染物、塑料袋、空瓶、树叶、绿萍等水生植物);还能剪切根须系水生植物(如水 草、野菱、水花生等根须系水生植物);(4)所有聚拢、收集、剪切、滤水、卸载整个清扫全部自 动化,工作效率高,相当于人工打捞的数十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保洁船中螺旋桨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全自动水域保洁船,包括船体1、设置在船体前端的第一切割机构 2、设置在船体前端两侧壁上的第二切割机构3、输料机构4和垃圾储存仓5。船体采用平直船 底,可以减少吃水深度。
第一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船体前端的支撑架21和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 个第一切割轮22;支撑架在铅垂面上做上下转动,多个第一切割轮沿船体左右方向并排设 置,用于切碎船体正前方的漂浮垃圾,尤其是水草。
第二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船体前端两侧壁上的两个支撑臂31、设置在各支撑 臂上的第二切割轮32和用于带动支撑臂转动的液压摆臂33;各液压摆臂带动相应一个支撑 臂沿前后方向摆动,用于把船体前端两侧的漂浮垃圾向着第一切割机构方向收拢,并在收 拢的同时利用支撑臂上的第二切割轮切碎漂浮垃圾。
船体底部设有螺旋桨系统6,该螺旋桨系统包括转轴61、叶轮62、转轴支柱63、转向 轴64、舵叶65和支撑板66;转轴的前端和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转轴的后端向下 倾斜伸出船体;叶轮固定设置在转轴的后端;转向轴支柱沿铅垂线设置,舵叶固定在转向轴 上,转向轴带动舵叶往复摆动,以控制船的行进方向。
支撑板的前端固定在船体底壁上;转轴支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船体底壁上,转轴 支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中部;转轴的后端转动设置在转轴支柱的中部;转向轴的 底部转动设置在支撑板的后部;叶轮设置在转轴支柱和舵叶之间。
舵叶位于叶轮的正后方,且正对叶轮的转动中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0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变压器的基础结构
- 下一篇:梳状摆臂式浮油回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