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0022.2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张皓哲;王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颖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心 圆周 拉伸 拉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
背景技术
拉膜机的使用,往往会出现所拉出来的膜会在每段膜的长度不均等,而不均等的膜长会影响到使用它的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对生产膜的厂家而言会产生不好的口碑,因此在制膜拉膜的过程中对膜进行二次拉伸是必须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能对膜进行二次拉伸达到使用要求的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机包括进膜部、压膜部、导膜部和探测部;
所述进膜部包括压轮、第一轮和第一探头,所述压轮往第一轮方向作活动式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压轮下端;所述导膜部包括第二轮和第二探头,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第二轮下端;所述压膜部包括轴心和压杆,所述压杆与轴心作可转动连接,所述压膜部设置在进膜部和导膜部中间的上端;所述探测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第三探头,所述探测部设置在进膜部和导膜部中间的下端。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拉膜机,在膜通过进膜部后,经过压膜部的下端与探测部的上端,进入导膜部后进入下一个工序,更详细地,膜进入进膜部后,经过第一探头,再经由压轮,然后再经过第一轮,并由此经过压杆的下端与距离传感器和第三探头的上端,然后经过第二轮,最后经过第二探头。
在行进过程中,设定好膜定长后,第一探头探测到膜上的探测点,然后继续行进,第三探头探测探测点,计算第一段距离,膜继续行进,当第一探头探测到下一个探测点而第二探头还没探测到前一个探测点时,压轮往上移动压住第一轮,使得膜的移动停止,此时由所测得的第一段距离计算需要拉膜的距离,并计算出距离传感器需要检测的距离,压杆向下,压到距离传感器所测定的距离后,压杆往上抬起,已经拉伸的膜会继续往第二探头位置进行探测其探测点,如果探测到则压轮放开,膜继续行进,没探测到则继续拉伸。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膜的拉伸自动化,省去人工成本与再次拉伸的费用,同时也能满足每一段的膜距离一样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压杆为两个,压杆与压杆之间通过轴心左右对称。
将压杆设定为两个并左右对称可以使得拉伸膜更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进膜部还包括进膜轮,所述进膜轮设置在第一探头下端。
设置的进膜轮可以使得进膜轮和压轮之间的膜更为平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导膜部还包括导膜轮,所述导膜轮设置在第二探头下端。
设置的导膜轮可以使得第二轮和导膜轮之间的膜更为平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膜的拉伸自动化,省去人工成本与再次拉伸的费用,同时也能满足每一段的膜距离一样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同轴心圆周拉伸拉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机包括进膜部1、压膜部2、导膜部3和探测部4;
所述进膜部1包括压轮12、第一轮13和第一探头14,所述压轮12往第一轮13方向作活动式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探头14设置在压轮12下端;所述导膜部2包括第二轮31和第二探头32,所述第二探头32设置在第二轮31下端;所述压膜部2包括轴心21和压杆22,所述压杆22与轴心21作可转动连接,所述压膜部2设置在进膜部1和导膜部3中间的上端;所述探测部4包括距离传感器41和第三探头42,所述探测部4设置在进膜部1和导膜部3中间的下端。
上述压杆22为两个,压杆22与压杆22之间通过轴心21左右对称。
上述进膜部1还包括进膜轮11,所述进膜轮11设置在第一探头14下端。
上述导膜部3还包括导膜轮33,所述导膜轮33设置在第二探头32下端。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拉膜机,在膜通过进膜部1后,经过压膜部2的下端与探测部4的上端,进入导膜部3后进入下一个工序,更详细地,膜进入进膜部1后,经过第一探头14,再经由压轮12,然后再经过第一轮13,并由此经过压杆22的下端与距离传感器41和第三探头42的上端,然后经过第二轮31,最后经过第二探头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颖,未经周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0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吹膜机的凸点防滑PE膜加工机构
- 下一篇:一种瓶体吹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