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感知定位救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1776.2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8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刚;幸新鹏;王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清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8/1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感知 定位 救援 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移动感知定位救援系统,包括终端身份信息收集模块与人员身份实名信息匹配单元。设置并使用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搜救区域中不同地理位置处的扇形波束天线,且确保扇形波束天线的朝向不平行。为避免相互信号干扰,以上至少两个分别位于附近不同地理位置处的扇形波束天线分别在不重叠时隙内产生切换信号,分别触发用户信息提取进程提取移动终端身份信息,若上述分别触发用户信息提取进程提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相同,则计算所述扇形波束天线朝向延伸相交位置。依据上述扇形波束天线朝向延伸形成的相交点位置,确定在该相交点地理位置及附近位置为优先搜救范围。能确定有效搜寻延伸方向,实现快速精准救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命搜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自然灾害后针对人员掩埋救援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地震后搜救生命的探测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光纤摄像探测仪、声波探测仪、红外热成像探测仪、雷达探测器和搜救犬。
光纤摄像探测仪是利用光纤柔韧性伸进废墟间隙查看人眼不易看清的地方,利用光纤能传输光学图像信息采集获得图像,进行寻找废墟下的人员。
声波探测仪由高灵敏度声波传感器、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软件组成,通过采集一定范围内废墟下存活生命发出的微弱呼吸和声音、微小敲击震动等声波,来判定和发现生命大致位置。
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利用人体红外辐射特性与周围环境红外辐射特性存在差别的特性,区分开人体和环境,用图像来呈现,适用于烟雾、黑暗空间中搜索生命。
雷达生命侦测仪是通过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超宽频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算法处理,可以把低频呼吸运动和其他较高频率的运动区分开来,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运动,因此可以通过测试被探测者的呼吸运动或者移动来判定废墟下是否有存活生命,穿透能力强,是一个较为实用生命搜救仪器。
搜救犬在地震等灾难中是一个常用的、高效的救援利器。
上述搜救工具均有各自适用的环境和范围,各有优缺点,在搜救工作中可以共用,实现互补。其共同的缺点是:单台价格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在遇到突发的地震、火灾等大灾难时,因有效救援时间紧,又无法获得大量的该类生命探测设备,导致生命搜救效率低。
近年来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地震、火灾等灾难频发,高效搜救生命是灾后的第一要务,此前的生命搜救方法皆是依靠探测人体信息进行被动式搜救,完全依靠生命探测仪器来搜索人们看不见、听不到的空间,搜救效率低。如何实现高效的主动式搜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行业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感知定位救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感知定位救援系统,包括终端身份信息收集模块与人员身份实名信息匹配单元,所述终端身份信息收集模块包括:无线讯号接入单元,用于运行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提取程序,包括天线,信号感应控制单元,数据传输接口单元;重选接入指令产生单元,用于产生并发射使得移动终端与无线讯号接入单元建立联系的切换信号,包括时钟产生电路单元,切换信号产生单元,射频功率放大单元,信号切换天线;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控制重选接入指令产生单元产生切换信号,包括数据传输处理进程,协议数据处理进程,切换信号配置进程,用户信息提取进程,其中所述切换信号配置进程控制切换信号产生单元根据网络环境参数,将所述时钟产生电路单元产生的时钟信号转化为切换信号;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单元与所述数据传输处理进程完成所述无线讯号接入单元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协议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清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清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1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