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数字X射线影像方舱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1465.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欣;梁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舱 多功能数字 电力基础设施 三维结构 手术仪器 传统的 位置处 修复体 移动性 植入物 摄片 成像 医疗 贮存 打印 自然灾害 发送 运送 修复 中断 便利 替代 创建 应用 战争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数字X射线影像方舱,该方舱不仅可提供传统的X射线透视图像和常规摄片,其还可以提供CT影像信息,可对全身任何部位进行快速的三维结构成像并能提供3D打印,其将替代对发送或贮存大量的手术仪器及定制的修复体的需求。这可以减少到手术场所的运送成本、以及减少创建手术的修复植入物或工具的时间。可被用于其中在各种位置处其移动性对于提供便利的医疗和/或实验室服务有用的任何应用。例如,在电力基础设施及进入装备可能被中断的自然灾害区域,该区域的医疗中心已受危害,或者其它在非必须处于战争的战区中的偏远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数字X射线影像方舱。
背景技术
代战争的残酷性、军事任务的特殊性、灾害救助的多发性,对伤病员快速救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军各级卫勤保障单位必须依托以新装备,提供快速、安全的救治。要使战时或非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达到这样的能力,当务之急是要让新一代卫勤装备与实战保障需求“无缝链接”。近年来,我军卫勤装备系统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野战方舱、医院船、列车医院等一批先进的卫勤装备相继问世,实现了野战机动医院与全军中心医院互联互通、远程会诊,对部队恢复、保持和提高战斗力起到了重要功效。
但是,作为卫勤装备中重要的检查工具——X射线诊断车,现有装备却无法满足对伤员的急救需求。特别是野战或救灾过程中,对于颅脑损伤的快速诊断和紧急救治,现有X射线诊断车只能提供二维透视图像,无法提供三维结构成像,不仅不利于准确诊断,而且也不利于治疗中病灶的三维空间准确定位。此外现有的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中的X射线探测系统仍旧采用拍片模式,没有采用数字化探测器,严重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此种X线诊断车的供电系统仍旧采用380V电源,需依靠外接30kW电站挂车为其供电,在暴雨天气增加漏电危险,同时也不利于野外艰苦条件运输。
再者,在手术中,可能需要多种多样的可用仪器和假体来治疗患者。在一些应用中,紧急性可以是高的。例如,当治疗炸伤的军人时,伤情通常严重且需要尽快处理。此外,在军事和非军事应用中,执业医师均可能执行要求使用工具和/或替换假体的手术。这些执业者可能受限于空间、或者可以被带入现场的装备的数量及类型。
要跟上现代战争和灾害救助的快节奏,以及满足伤员救治的更高需求,我军需要具有更佳性能的医疗野战装备,其中可提供多模成像功能的X射线医学影像方舱将会极大提高卫勤保障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拟研制一辆新型X射线医学影像方舱,该方舱不仅可提供传统的X射线透视图像和常规摄片,其还可以提供CT影像信息,可对全身任何部位进行快速的三维结构成像并能提供3D打印,其将替代对发送或贮存大量的手术仪器及定制的修复体的需求。这可以减少到手术场所的运送成本、以及减少创建手术的修复植入物或工具的时间。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X射线医学影像方舱对工作场地的地面要求非常高的技术问题,主要提供一种笼型CT扫描装置,通过减小CT扫描仪的体积、重量、减少转动部件的转动弧度和整机的震动幅度,同时通过平衡校正来消除传动偏心力等措施来减轻和消除CT扫描仪自身的震动量来减少对工作地面的要求,进一步通过带有中控刹车机制的移动装置来辅助CT扫描仪的移动和固定,使得CT扫描仪的使用场地更广。
本发明主要提供用于生产适合于手术程序的工具和/或假体的装置及过程。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三维(3D)打印能力的影像方舱,其将替代对发送或贮存大量的手术仪器及定制的修复体的需求。这可以减少到手术场所的运送成本、以及减少创建手术的修复植入物或工具的时间。方舱可以包含扫描仪、计算机、3D打印机及用于打印手术仪器或假体的原材料。因而本发明克服了当可以在现场快速打印医疗设备、仪器和假体时,对运送和/或在医疗设施处储存大量的医疗设备、仪器和假体的需求。本设备及方法将允许只需3D快运打印即可快速构建移动手术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1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