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71043.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斯特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30;A23K10/37;A23K20/147;A23K10/12;A23K10/22;A23K20/158;A23K20/26;A23K20/24;A23K20/22;A23K20/174;A23K20/20;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鸭 配合饲料 制备 氯化钠 蛋白酶 复合预混料 天然叶黄素 乙氧基喹啉 玉米蛋白粉 碳酸钙 豆油 麸皮 发酵豆粕 磷酸氢钙 氯化胆碱 膨化大豆 重量份数 微量元素 丙酸钙 蛋氨酸 赖氨酸 苏氨酸 益生菌 鱼粉 豆粕 米糠 棉粕 乳酸 嘴壳 维生素 腹泻 羽毛 美观 面粉 饲料 玉米 养殖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50份、面粉6份、麸皮3.2份、米糠3份、棉粕3.5份、豆粕17份、玉米蛋白粉4份、膨化大豆2.5份、发酵豆粕2.5份、鱼粉2.5份、豆油1份、磷酸氢钙1.92份、碳酸钙0.95份、氯化钠0.25份、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26份、蛋氨酸0.13份、苏氨酸0.03份、氯化胆碱0.1份、蛋白酶0.05份、乳酸0.2份、益生菌0.025份、天然叶黄素0.4份、乙氧基喹啉0.03份、丙酸钙0.05份。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传统脱温肉小鸭养殖长势不好、易腹泻、羽毛无光泽、嘴壳及脚胫不美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温肉小鸭,是指在温室中培育到8-10天出育雏温室的小鸭。传统的肉小鸭饲料,由于养殖对象个体较小,采食量低、消化功能弱,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较差,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小鸭长势不好。同时,由于小鸭消化能力弱,再加上肉小鸭料高蛋白、高能量(蛋白质21份、代谢能2900大卡/公斤、赖氨酸1.1份以上),如果配方设计不合理、原料选择不好,极易导致小鸭拉稀、湿毛,长势不理想,羽毛不光洁,嘴壳脚胫色泽差等毛病,影响到脱温肉小鸭的销售和养殖经济效益。传统的传统脱温肉小鸭存在养殖长势不好、易腹泻、羽毛无光泽、嘴壳及脚胫不美观等问题。
原有肉鸭料由于主要追求肉鸭长势和饲料报酬(料肉比),对上述养殖需求适应性较差,本产品就是在这样一种状况和需求背景下产生,以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解决传统脱温肉小鸭存在养殖长势不好、易腹泻、羽毛无光泽、嘴壳及脚胫不美观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50份~55份、面粉5份~8份、麸皮3份~5份、米糠2份~4份、棉粕3份~4份、豆粕15份~20份、玉米蛋白粉2份~5份、膨化大豆2份~4份、发酵豆粕2份~4份、鱼粉2份~4份、豆油0.8份~2.0份、磷酸氢钙1.5份~2.0份、碳酸钙0.8份~1.5份、氯化钠0.2份~0.5份、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2份~0.5份、蛋氨酸0.08份~0.15份、苏氨酸0.03份~0.08份、氯化胆碱0.05份~0.2份、蛋白酶0.05份~0.1份、乳酸0.1份~0.5份、益生菌0.01份~0.05份、天然叶黄素0.1份~0.5份、乙氧基喹啉0.02份~0.05份、丙酸钙0.05份~0.08份。
作为优选地,所述用于脱温肉小鸭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50份、面粉6份、麸皮3.2份、米糠3份、棉粕3.5份、豆粕17份、玉米蛋白粉4份、膨化大豆2.5份、发酵豆粕2.5份、鱼粉2.5份、豆油1份、磷酸氢钙1.92份、碳酸钙0.95份、氯化钠0.25份、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26份、蛋氨酸0.13份、苏氨酸0.03份、氯化胆碱0.1份、蛋白酶0.05份、乳酸0.2份、益生菌0.025份、天然叶黄素0.4份、乙氧基喹啉0.03份、丙酸钙0.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斯特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斯特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1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