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话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151.4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刚周伟;李庆辉;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5/60 | 分类号: | G10L2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话 语音 质量 评估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提供了用于通话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用户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依次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获取到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进行解析以生成与通话的语音质量有关的多个参数信息组,每个时间周期对应一个参数信息组;以及基于多个参数信息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成指示通话的语音质量的参数值。该方法能够提高语音质量恶化问题的发现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信息安全,并且能够支持业务回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话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用户在使用电信网络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在通话语音方面可能会出现单通、断续、音质等问题,这会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在语音质量严重恶化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对此问题进行投诉。而通信网络中现有的信令监测系统只能支持信令协议回溯,还无法对语音或视频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和媒体面的监测。即,当前网络中用户使用业务的真实感知无法获取,对处理投诉和提升用户感知带来很大难度。
现阶段用于评估用户语音业务感知的国际电信联盟(ITU)语音评估算法标准主要有:PAMS(感知分析测度系统)、PSQM(感知语音质量测度)、MNB(归一化块测度)、PESQ(知觉通话质量评估)、E-Model。其中,PAMS、PSQM、MNB、PESQ均是通过使用MOS盒在电信网络上发送接收参考信号,通过语音评估算法对个体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这些算法由于其实现原理,不适合平台型统计全网语音质量评定。E-Model算法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质量计算平均主观意见分(MOS,Mean Opinion Score)值的算法,适合用于全网语音质量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颖的用于通话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用户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依次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获取到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进行解析以生成与通话的语音质量有关的多个参数信息组,每个时间周期对应一个参数信息组;以及基于多个参数信息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成指示通话的语音质量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质量评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来自用户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数据解析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对在每个时间周期内获取到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进行解析以生成与通话的语音质量有关的多个参数信息组,每个时间周期对应一个参数信息组;以及参数值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多个参数信息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成指示通话的语音质量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将来自用户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按照通话时间顺序划分为多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对每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中的语音流数据分组进行解析以生成与通话的语音质量有关的多个参数信息组,每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一个参数信息组;以及基于多个参数信息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成指示通话的语音质量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语音质量评估装置,包括:数据分组划分单元,被配置为将来自用户的通话的语音流数据分组按照通话时间顺序划分为多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数据解析单元,被配置为对每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中的语音流数据分组进行解析以生成与通话的语音质量有关的多个参数信息组,每个语音流数据分组集一个参数信息组;以及参数值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多个参数信息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生成指示通话的语音质量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将通话时间分解并以时间片段的方式计算指示语音质量的参数值(例如,MOS值)的方式提高语音质量恶化问题的发现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信息安全,并且能够支持业务回溯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