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9674.7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一峰;杨志刚;王佳欢;杨洁;汤晓英;杜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加热器 量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以实际高压加热器建立整体分析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技术,采用弹塑性应力分析确定高压加热器整体塑性垮塌载荷,采用设计系数确定其许用载荷,用于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本发明将弹塑性分析方法引入高压加热器的设计,将总体塑性变形作为失效判定条件的直接法,其在力学分析上更接近结构的实际承载情况,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压元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使得高压加热器的设计更安全、更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以弹塑性分析为基础的直接法的电厂用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电厂用高压加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鉴于国内电厂装机容量大,运行参数高的状况,电厂配套的高压加热器其管程设计压力高于35MPa,超出了常规设计标准GB150的规定。
现阶段电厂用高压加热器管程结构设计主要参照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采用应力分类法分析设计。但随着国内高超临界机组的压力温度参数的进一步提高,导致设备规格不断增大,部件如管板、封头等直径壁厚的增加,给现阶段的材料生产、设备设计及制造均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相比于各国压力容器设计领域所广泛采用的应力分类法,以弹塑性分析为基础,将总体塑性变形和渐进塑性变形作为失效判定条件的直接法,其在力学分析上更接近结构的实际承载情况,因此,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压元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使得压力容器的设计更安全、更经济。
目前,直接法已为各国压力容器设计行业的专家所接受。美国压力容器标准ASMEVIII-2自2007年起引入了直接法;在欧盟压力容器标准EN13445中,以弹塑性分析为基础的直接法作为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之一与应力分类法并列。因此研究以弹塑性分析为基础的直接法在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为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分析手段和先进可靠的安全评定准则,是将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弹塑性分析为基础的直接法用于电厂用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以实际高压加热器建立整体分析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技术,采用弹塑性应力分析确定高压加热器整体塑性垮塌载荷,采用设计系数确定其许用载荷,用于高压加热器轻量化设计,有效减薄常规设计部件的壁厚。
优选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定高压加热器所有相关几何特性在内数值模型,精确表示的几何特性、边界条件和所作用的载荷,此外,对环绕应力和应力集中的区域应作局部细化处理;
步骤2):规定所有的相关载荷以及适用的载荷情况;
步骤3):采用弹塑性材料模型、von Mises屈服函数和以之相关的流动规则,可以采用包括硬化或软化的材料模型,或理想弹塑性的材料模型。当采用弹塑性模型时,直至真实极限应力和全塑性行为超过此极限时,应一直包括硬化行为。在分析中应计及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步骤4):对所有载荷情况组合完成弹塑性分析,求得塑性垮塌载荷。这可以由小的载荷增量再也不能获得平衡解的这一点来表示(即,该解不再收敛);
步骤5):对计算得到的高压加热器整体塑性垮塌载荷,采用设计系数确定其许用载荷;
步骤6):将许用载荷,与设计载荷比较,确定该设计载荷条件下的高加加热器管程结构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优选地,所述数值分析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