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69337.8 | 申请日: | 201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郭涛;张帅;蔡丽娜;穆建青;刘鹏飞;胡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63/00;C08L61/32;C08G59/50;C08G5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沥青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材料包括石油沥青、微胶囊以及固化剂,三者质量比例为100:(0.1~10):(0.05~5);所述石油沥青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规定的基质70#石油沥青、90#石油沥青或改性石油沥青;所述微胶囊由囊壁和囊芯组成,囊壁材料为改性脲醛树脂,囊芯材料为环氧树脂,二者质量比为(1: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脲醛树脂的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或KH-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E51或/和E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脂肪胺固化剂或6-羟甲基-4-异丙基-7-甲氧基-1-萘甲酸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胺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制备时,控制温度为160℃~180℃,加入石油沥青、微胶囊以及固化剂高速剪切搅拌,搅拌速率为500~2000r/min,搅拌时间为5~1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3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