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9178.1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一;陆耀宇;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一;陆耀宇;罗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K9/7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痹症 中药 涂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热痹症的中药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痹以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红肿热痛,或酸楚、重着、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目前,我国热痹病人逐渐年轻化,病人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我国公民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在我国南方风寒湿邪夹杂,人群容易患热痹。热痹的西医治疗除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免疫抑制剂治疗外,尚无特效药物,并口服药物存在较大的副作用,目前中医治疗手段虽多,但无确切疗效临床疗效评价不一,目前仍没有形成热痹治疗的统一标准。
涂膜剂是一种新型外用剂型,目前涂膜剂在国外研究还比较少,目前还未发现有涂膜剂治疗热痹的报道。在国内,涂膜剂治疗热痹的较少,文献检索近10年来未发现针对热痹用涂膜剂的报道。热痹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临床疗效评价不一,目前仍没有形成热痹治疗的统一标准,涂膜剂治疗热痹,由于药物直接作用病灶,并持续高效给药,较内服药更有效而安全,对热痹的治疗具有优势。随着医学、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透皮渗透性高、起效快、作用持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及针对性强的中药外用涂膜剂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清热通络、祛风散寒、寻骨搜风、除湿镇痛之功效,且疗效确切的用于治疗热痹症的中药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治疗热痹症的中药涂膜剂是由中药原料对叉厅药120~180g、光叶海桐皮120~180g、飞龙掌血80~120g、追风伞80~120g、透骨香80~120g、臭常山120~180g、地星宿80~120g、观音莲80~120g、九月生120~180g、活血丹120~180g、排风藤80~120g、八角枫80~120g、破骨风80~120g、野香蓿80~120g、艾纳香30~80g、聚乙烯缩甲乙醛150~250g、75%乙醇适量制备而成。
优选为: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对叉厅药150g、光叶海桐皮150g、飞龙掌血100g、追风伞100g、透骨香100g、臭常山150g、地星宿100g、观音莲100g、九月生150g、活血丹150g、排风藤100g、八角枫100g、破骨风100g、野香蓿100g、艾纳香50g、聚乙烯缩甲乙醛200g、75%乙醇适量制备而成。
前述治疗热痹症的中药涂膜剂的制备方法:
以上16味,除艾纳香、花椒油外,其余对叉厅药、光叶海桐皮、飞龙掌血、追风伞、透骨香、臭常山、地星宿、观音莲、九月生、活血丹、排风藤、八角枫、破骨风、野香蓿等14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6(80℃)的稠膏,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5%;称取适量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加入适量75%乙醇浸泡膨胀后,使其完全溶解,搅匀备用;将醇沉液加入艾纳香、花椒油后与基质充分搅拌均匀,加75%乙醇调整总量至1000g,即得。
本发明的这种中药涂膜剂主要成分为对叉厅药、光叶海桐皮、飞龙掌血、追风伞、透骨香、臭常山、地星宿、观音莲、九月生、活血丹、排风藤、八角枫、破骨风、野香蓿、艾纳香、花椒油组成。对叉厅药、光叶海桐皮、臭常山、九月生、活血丹性味寒,属于水药,具有祛风活络、活血化瘀、消肿解毒、行气止痛功效为主药;飞龙掌血、追风伞、透骨香性味辛,温,属于火药,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活血通络为臣药,维持主药、臣药平衡;地星宿、观音莲利水消肿;排风藤败毒、利湿,疗疮;八角枫、破骨风舒筋活络,散淤止痛佐助主药共奏祛风除湿、理气散寒之功;艾纳香窍散郁火,以上诸药均遵照主、臣、辅的水族医药配伍原则,组方严谨,谨守病机,为外用攻邪之方,共奏清热通络、祛风散寒、寻骨搜风、除湿镇痛之功效。
本发明的药材质量标准如下:
1.对叉厅药本品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 cupiformis Passif的根、茎叶。质量标准参见《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对叉厅药”项下规定。
2.光叶海桐皮 为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海桐花属(Pittosporum)植物光叶海桐(P.glabratum Lindl.)的干燥根或根皮。质量标准参见《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光叶海桐皮”项下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一;陆耀宇;罗涛,未经任一;陆耀宇;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蜡烛烛台
- 下一篇:治月经后期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