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活性位点间距的超小高活性钯-镍-磷三元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9057.7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乐余;陈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11108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洪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材料 三元合金 制备 低活性 高活性 位点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催化氧化活性 纳米颗粒 燃料电 磷化 磷源 应用 | ||
1.一种超低活性位点间距的超小高活性钯-镍-磷三元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在氮气的保护下,在50mL三口瓶中,加入20mL油胺、1.5mL三正辛基膦、152.3mg Pd(acac)2和135.2mg Ni(acac)2,使体系升温至120℃保持30分钟,然后快速升温至260℃并保持1h,得到黑色溶液,自然冷却后,取出反应液离心保留沉淀用5mL甲苯溶解收集;
b.取1mL步骤a得到的颗粒的甲苯分散溶液,注入10mL油胺和1mL三正辛基膦的混合溶液,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至120℃保持30min,然后将体系升温至290℃并保持1h;反应液自然冷却后,取出反应液用乙醇沉淀离心,保留沉淀用5mL环己烷溶解收集,得到最终产物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尺寸均一为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0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