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6963.1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谷峰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三相 不平衡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控制领域,涉及一种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谐波及无功补偿问题越来越严重,使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形畸变,增加了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用电设备的损耗,同时也降低了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同时谐波也会造成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因此,近年来供电部门及用户都很高度重视。供电部门在对负荷的管理工作中,加强谐波源负荷的管理和检测的工作。随着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重大举措,谐波及无功补偿问题更被重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滤波补偿装置,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若干组熔座、投切装置和电容器,若干熔座安装在一起,使用时,各功能部件位置相对集中,可通过位置的设置改善散热情况。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电器元件的检查和更换不够方便,为更换其中的某一电气元件,需要拆除很多连接线,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断电维修时间长,影响电网运行。
目前,在配电系统中,解决无功补偿最普遍的方案是接触器投切电容的静态无功补偿方案,电容器的初始电压为零,二触点闭合瞬间,电网电压极少为零,因而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也就是常说的合闸涌流,实验表明合闸涌流严重时可达电容器而定电流的50倍,这不仅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为避免形成更大涌流,可采用串联电抗器和加入限流电阻来进行限制,虽然可以控制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内,但从长期运行情况来看,其故障率仍然非常高,维修费用较高。此外,现有技术方案,由于投切时间长,不能实时的无功补偿;当系统中个存在谐波源时,它不可避免的会放大系统谐波电流,甚至会引起系统谐振。在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无功功率不足,将使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加、使变压器的出力减少、供电线路及系统设备有功功率损耗增大、线路末端电压下降;而对于电力用户来说,过多地从电网中吸取无功,不仅使电网电能质量下降,也影响自身的用电和生产,使企业效益下降,甚至招致罚款。因此,为了减少无功的损失和避免其在电网中的不当流动,必须进行滤波补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低压配电系统、检测单元、无功补偿控制器、投切单元和有源滤波装置,所述低压配电系统将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信号传递给所述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将负载侧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有源滤波装置,所述有源滤波装置对电网中的三相不平衡谐波信号进行处理,补偿谐波电流;
所述检测单元将系统侧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无功补偿控制器,所述无功补偿控制器经过比较运算后输出信号给所述投切单元;
所述投切单元用于调整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和电流。
更进一步的,所述投切单元包括投切开关和电容器,所述投切开关连接所述电容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投切开关包括接触器和晶闸管开关,所述接触器控制所述晶闸管开关。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为并联电容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源滤波装置包括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浪涌保护器、主继电器KM1、缓冲继电器KM2、并网电感、LC滤波电路、三电平逆变模块和直流储能电容,其中,A相线、B相线、C相线和N相线通过浪涌保护器接地,A相线、B相线和C相线上依次设置主继电器KM1和并网电感,所述缓冲继电器KM2与所述主继电器KM1并联,所述A相线、B相线和C相线通过所述LC滤波电路连接N相线,所述A相线、B相线和C相线通过所述三电平逆变模块和直流储能电容连接N相线。可以有效降低单相电流对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源滤波装置包括指令电流运算电路,所述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包括Usa端、Usb端和Usc端,所述Usa端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Usa端连接二极管Z11-1的负极和二极管Z11-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Z11-1的正极和二极管Z11-2的负极分别连接-15VA电压端和+15VA电压端;所述Usa端通过电阻R4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分别连接+15VA电压端和-15VA电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谷峰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谷峰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