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纸回用制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5880.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王德顺;高平军;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坻区发达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2 | 分类号: | D21C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纸 回用制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纸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纸回用制浆工艺。
背景技术
制浆是由植物纤维原料分离出纤维而得纸浆的过程,中国是世界第一制浆造纸生产国,但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却相对匮乏,因此,制浆造纸所用的纤维资源存在严重不足,解决我国纤维资源短缺的问题,除大量采用非木材纤维(如麦草、蔗渣等)进行制浆造纸外,还应大力发展废纸回收利用技术,中国每年产生废纸数千万吨,对废纸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可避免大量的废纸垃圾污染环境,而且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林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废纸的回收利用具有突出的意义。
制浆是造纸工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利用废纸原料制浆是废纸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废纸回用制浆工艺存在纤维疏解分散效果差、纤维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纸回用制浆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纸回用制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废纸经碎浆机碎解后进入储浆井A;
②储浆井A中浆料经高浓除渣器除渣后进入高浓压力筛,高浓压力筛筛滤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B,尾浆进入除渣器,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A,尾渣分选后回收利用;
③储浆井B中浆料经中浓除渣器除渣后,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白水井中的水同样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
④一段多功能除渣器对浆料除渣后,良浆进入一段压力筛,尾渣进入振框筛,尾浆进入二段除渣器;
⑤二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尾浆进入三段除渣器;一段压力筛对浆料筛滤后,良浆进入斜筛,尾浆进入储浆井C,尾渣进入振框筛;
⑥三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二段除渣器,尾浆进入四段除渣器;
⑦储浆井C中的浆料经双盘磨、二段压力筛后进入振框筛,振框筛筛滤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B,尾渣收集送往环保垃圾厂处理;
⑧四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三段除渣器,尾渣收集送往环保垃圾厂处理;进入斜筛的浆料经斜筛调节浓度后,成为成品浆储存备用。
所述浆泵流量为
所述双盘磨的磨盘直径为4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浆料经多种措施多次重复过滤,实现了原料的高效利用,纤维回收利用率高,且对纤维的疏解分散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废纸回用制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废纸经碎浆机碎解后进入储浆井A;
②储浆井A中浆料经高浓除渣器除渣后进入高浓压力筛,高浓压力筛筛滤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B,尾浆进入除渣器,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A,尾渣分选后回收利用;
③储浆井B中浆料经中浓除渣器除渣后,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白水井中的水同样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
④一段多功能除渣器对浆料除渣后,良浆进入一段压力筛,尾渣进入振框筛,尾浆进入二段除渣器;
⑤二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由浆泵进入一段多功能除渣器,尾浆进入三段除渣器;一段压力筛对浆料筛滤后,良浆进入斜筛,尾浆进入储浆井C,尾渣进入振框筛;
⑥三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二段除渣器,尾浆进入四段除渣器;
⑦储浆井C中的浆料经双盘磨、二段压力筛后进入振框筛,振框筛筛滤后的良浆进入储浆井B,尾渣收集送往环保垃圾厂处理;
⑧四段除渣器除渣后的良浆进入三段除渣器,尾渣收集送往环保垃圾厂处理;进入斜筛的浆料经斜筛调节浓度后,成为成品浆储存备用。
所述浆泵流量为800m3/h。
所述双盘磨的磨盘直径为450mm。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坻区发达造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宝坻区发达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
- 下一篇:自膨式介入瓣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