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泥浆脱水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5862.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雄;周少奇;刘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何淑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泥浆 脱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系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泥浆脱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路桥和桩基础建设中会产生以水泥、胶土等为主的泥浆。人们逐渐对施工废泥浆给环境造成污染和给工程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具体表现为:废浆造成施工环境恶化,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可能造成污水管道的堵塞,同时废水长期累积渗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或河流的污染。泥浆处理量增大,产生的泥浆很难找到堆置、倾倒的场所,一些企业单位会偷偷将泥浆直接向河道、水塘、下水道、土地等倾倒,不但淤塞河涌,污染土地,还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倾倒一车泥浆到雨水管道里,只需要3分钟,但我们清理的时间和成本却高达几十倍,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泥浆的处理与处置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现有公司也采用了泥浆脱水处理的方案,如[申请号:201110330079.0]一种建筑泥浆分砂浓缩脱水系统,该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泥浆分砂浓缩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除砂装置、对应带式除砂装置的缓冲槽、连接缓冲槽的预处理装置、连接预处理装置的带式浓缩脱水装置、分别连接缓冲槽和带式浓缩脱水装置的清水回收装置、滤带清洗装置和控制系统,带式浓缩脱水装置与缓冲槽连接。虽然该技术可以解决泥浆脱水处理,但是所用的处理设备处理量小,设备故障高,处理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泥浆脱水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泥浆脱水装置,包括泥浆分砂机、全自动搅拌装置、动态混合器、洗砂机、泥浆罐、压滤机和柱塞泵;
所述泥浆分砂机的进料口连接进泥管道,进泥管道上设置有立式抽浆泵,所述泥浆分砂机的出砂口与所述洗砂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泥浆分砂机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动态混合器,管道上设置有管道泵;所述全自动搅拌装置设于动态混合器的一侧,所述全自动搅拌装置与动态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全自动搅拌装置的一侧依次设有泥浆罐、柱塞泵和压滤机,动态混合器的出料端与泥浆罐连接;泥浆罐与柱塞泵入料口连接,柱塞泵出料口与压滤机入料口连接;所述泥浆罐可采用泥浆池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搅拌装置包括桶体、搅拌电机、搅拌轴、加料装置、回流管道、出料口和进料口;
所述搅拌轴设置于所述桶体的中心线上,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中下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搅拌轴的镂空结构设有均匀分布的长条形孔;
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设有一体成型的螺旋状叶片,所述螺旋状叶片的表面为弯曲面,所述叶片的内侧面设有支撑架;
所述进料口设于桶体的上方,所述出料口设于桶体的下方,所述出料口设有旋钮开关;
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设于桶体的底部,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设于桶体的上部;
所述加料装置设于桶体的上部,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箱和送料管道;
所述加料箱设于桶体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搅拌电机的一侧,所述加料箱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送料管道的一端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送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搅拌轴的镂空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分砂机包括机架、筛箱、中转箱、浮球装置、储料箱、旋流器、管道泵和渣浆泵;
所述中转箱设于机架的底部,所述筛箱设于中转箱的上部,所述筛箱的出料口设有渣石下料口,所述中转箱的一端设有所述渣浆泵,所述渣浆泵的出浆端与旋流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流器与储料箱的内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料箱设有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与所述浮球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与管道泵连通;
所述浮球装置主要用于补充中转箱内的浆液,使液面能保持在一定的高度,避免浆液不足而使渣浆泵抽空和频繁启停,延长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洗砂机为轮斗式洗砂机,所述洗砂机包括洗砂箱、叶轮、飞轮和电动机;
所述叶轮设于洗砂箱内并部分暴露在洗砂箱的上部,且叶轮不与洗砂箱的底部接触;所述飞轮固定于叶轮的内部并与叶轮同轴转动,所述电动机设于飞轮的一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与飞轮连接并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混合器包括驱动电机、心轴、输送管混合器机架、搅拌叶片、进料管和出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