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折射率渐变的多模光纤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5215.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力;范艳层;李文涛;沈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8 | 分类号: | G02B6/0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22601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折射率 渐变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带折射率渐变的多模光纤。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作为光波的传输介质,其特性对光信号的传输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模光纤芯径粗,数值孔径大,不仅能够从光源耦合更多的光功率,而且与其配套的元件较便宜,操作简单方便。目前,多模光纤以其低廉的系统成本优势,已在中短距离光纤网络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带宽多模光纤(如OM3、OM4),在850nm多模激光光源作用下,单根OM3多模光纤能够支持10Gb/s的速率传输距离长达300米,单根OM4多模光纤能够支持10Gb/s的速率传输距离长达550米。根据IEEE802.3ba标准,基于原有已成熟的多模光纤10Gb/s的数据传输流技术,使用8芯多模光纤进行传输40Gb/s速率的信号,使用20芯多模光纤进行传输100Gb/s速率的信号。然而,随着200Gb/s、400Gb/s以及更高速率需要的提出,传统的多模光纤在芯数上成为阻碍未来发展的瓶颈。宽带(宽波长范围)多模光纤(WBMMF)技术借鉴了单模光纤的波分复用(WDM)技术,扩展了网络传输时的可用波长范围,能够在一芯多模光纤上支持多个波长,把需要的光纤芯数大大降低。为多模光纤传输容量的提升确定了新方向。
TIA-492AAAE标准规定的宽带多模光纤(OM5)设计旨在支持850nm~950nm范围内的至少四个低成本波长,从而能够优化支持新兴的短波分复用(SDWM)应用,将平行光纤数量减少至少四倍。然而,多模光纤的最佳剖面折射率分布参数αopt与波长和材料组分有关,其中αopt随传输波长变化非常明显。对于传统多模光纤,αopt对波长变化的敏感性非常高,当αopt一定时,其带宽性能通常在特定的工作波长下达到最优,当工作波长变大或变小,其带宽性能都会明显下降。因此,目前该传统多模光纤难以满足OM5技术的应用要求。
为了解决市场对光纤带宽容量不断提升的需求,非常有必要在高带宽且满足多模光纤标准的前提下降低最优αopt与波长之间的敏感性,优化带宽的多波长特性,设计出能够满足多波长范围的宽带多模光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上述问题的宽带(宽波长范围)折射率渐变的多模光纤。
一种多模光纤,包括芯层和包覆于所述芯层上的包层,所述芯层的折射率剖面呈抛物线,所述多模光纤的径向折射率n(r)可表示为:
其中Δ为相对折射率差,
r为所述多模光纤中某个点距离芯层中心轴的径向距离,R0为芯层半径,R1为包层半径,n0和nb分别为芯层中心和芯层边界的折射率,nc为包层折射率,α为剖面折射率分布参数。芯层中心与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为Δn0,芯层边界与所述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为Δnb。所述芯层为GeO2以及其它掺杂物质共掺的一种玻璃层,所述掺杂物的摩尔浓度随半径变化,并按如下函数分布:
所述M(r)为所述掺杂物在距离所述芯层中心轴的径向距离r处的摩尔浓度,M0为掺杂物在芯层中心的摩尔浓度,Mb为所述掺杂物在芯层边界的摩尔浓度,β为所述掺杂物的浓度分布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掺杂物为F,所述F在所述芯层边界的摩尔浓度范围为1~6%,在所述芯层中心的摩尔浓度范围为0~0.5%;所述多模光纤在850nm~950nm波长的最佳剖面折射率分布参数差值Δαopt范围为0.020~0.026,在850nm~1300nm波长的最佳剖面折射率分布参数差值Δαopt范围为0.067~0.098。
进一步地,所述掺杂物为F,所述F的浓度分布参数βF取值范围为1.5~7。
进一步地,所述掺杂物为F,所述F的浓度分布参数βF取值范围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