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源及显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4863.5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颂婷;杨佳翼;陈红运;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光源及显示设备,所述激光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激光器,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波长主峰值或波长范围不同,采用所述激光光源的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光源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领域(如投影领域)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激光光源,由于激光光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学扩展量小的优势,在高亮度光源领域,激光光源已经逐渐取代灯泡和LED光源。而在这其中,采用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产生所需光(如蓝光激光激发红色、绿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光源,以其光效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应用的主流。然而,激光由于其固有的特性:相干光特性,会使得具有多颗激光器构成的激光光源产生的光因相干特性而在后面的显示屏幕上出现散斑的现象,散斑现象使得图像显示明暗不均,从而导致图像显示质量无法提高。业界一些厂商提出通过光纤来传输激光,以达到消散斑的效果,但是光纤的成本不仅较高,并且也造成了光源体积大,光损失较多等问题,使得光纤传输激光的方案难于普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显示设备因激光相干性导致显示图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改善激光相干性的激光光源,也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图像效果较佳的显示设备。
一种激光光源,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激光器,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波长主峰值或波长范围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中任意一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的幅值始终固定不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中任意一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的幅值周期性变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任意一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周期包括连续的第1时间段、......、第k时间段,k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任意一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的幅值在第1时间段、......、第k时间段中任意一个时间段内固定不变,所述激光光源的所有发光单元的出光总强度始终不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任意一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的幅值在每个驱动信号周期的第1时间段、......、第k时间段中任意两个时间段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中任意一个发光单元为单颗激光器或者为具有至少两个激光器的激光器阵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均为激光器阵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均为激光器阵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相同,但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数量或串并连接方式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均为激光器阵列,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基板,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阵列的基板均相互独立设置,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均相互独立设置。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为激光光源,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激光器,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波长主峰值或波长范围不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激光光源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的驱动信号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波长主峰值或波长范围不同,进而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的光谱较宽,进而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的相干性减弱,从而所述激光光源的显示设备的屏幕不易出现散斑,即使用所述激光光源的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效果可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4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