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4648.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郑钢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n 接口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它包括机架和配电控制箱,机架上设置有插针装置、插针装置配合有上针装置,上针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针座,上针座上设置有相互配合前后给进曲柄和前后给进座,前后给进座上设置有上针推动气缸,上针推动气缸连接有的上针推块,上针推块前侧上下部分别配合有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且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分别配合有上升降曲柄和下升降曲柄,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取针块和下取针块,且它们与机架上设置的送针槽及插针装置的插针载具对接,上针座上设置有与上取针块和下取针块配合的CCD检测仪,本发明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的上针,大大降低了上针的人力劳作,同时确保俩接口PIN针组装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的零件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而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零件是接口,接口有很大一部分为PIN接口,需要在接口主体中进行插针操作。
现有的接口插针大多都是采用半自动化槽座,需要人工将针并排放置到接口内,然后再通过压头将针压入到接口主体中,并且正在压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针不发生移动,大多在压针的前期需要用手扶着,容易出现误伤,同时插针的效率低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且插针的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的上针,大大降低了上针的人力劳作,同时采用前后给进曲柄控制前后给进的幅度、上升降曲柄和下升降曲柄控制上下升降的幅度,进而能够确保上下取针块的完美配合,实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通过CCD检测仪检测取针和上针的精准度,确保俩接口PIN针组装的精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它包括机架(1)和配电控制箱(2),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插针装置(3)、所述的插针装置(3)配合有上针装置(4),所述的上针装置(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针座(31),所述的上针座(3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前后给进曲柄(33)和前后给进座,所述的前后给进座上设置有上针推动气缸(34),所述的上针推动气缸(34)连接有的上针推块(35),所述的上针推块(35)前侧上下部分别配合有上升降块(36)和下升降块(37),且上升降块(36)和下升降块(37)分别配合有上升降曲柄(38)和下升降曲柄(39),所述的上升降块(36)和下升降块(37)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取针块(42)和下取针块(43),且它们与机架(1)上设置的送针槽(40)及插针装置(3)的插针载具(22)对接,所述的上针座(31)上设置有与上取针块(42)和下取针块(43)配合的CCD检测仪(41),所述的插针装置(3)、前后给进曲柄(33)、上针推动气缸(34)、上升降曲柄(38)、下升降曲柄(39)和CCD检测仪(41)连接到配电控制箱(2)。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针座(31)上设置有上针电机(32),所述的上针电机(32)连接有曲柄轴,且前后给进曲柄(33)、上升降曲柄(38)和下升降曲柄(39)都连接在曲柄轴上,且上升降曲柄(38)与下升降曲柄(39)的相位差相差180度,所述的上针电机(32)连接到配电控制箱(2)。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针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顶料转动电机(17),所述的顶料转动电机(17)上设置有顶料转盘(16),所述的顶料转盘(16)上设置有插针载具(22),且顶料转盘(16)上方设置有压针气缸(19),所述的压针气缸(19)下方连接有与插针载具(22)配合的插针压块(18),所述的顶料转动电机(17)和压针气缸(19)连接到配电控制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4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重点车间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提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