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63382.2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根初;刘伟;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C03C17/3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盖板 油墨层 凹陷部 标识层 玻璃基体 侧面部 电子装置 指纹识别 内表面 装饰层 覆盖 指纹识别区域 距离减小 视觉识别 灵敏度 平坦部 模组 坦部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体和装饰层,玻璃基体的内表面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凹陷部包括平底部和侧面部。装饰层设置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上,包括第一油墨层、标识层和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覆盖平底部和平坦部,标识层覆盖平底部上的第一油墨层和侧面部,第二油墨层覆盖标识层。本发明还涉及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以及具有上述玻璃盖板的电子装置。由于在玻璃盖板上形成凹陷部,使得指纹识别模组与手指间的距离减小,能保障指纹识别的灵敏度;而玻璃盖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可以相对较大,因而可保障玻璃盖板的整体强度符合要求。此外,在凹陷部的侧面部上设置了标识层,可以使得指纹识别区域具有更明显的视觉识别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以及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指纹、掌纹具有独特性,它们的复杂程度可提供足够的特征用于个体身份识别。指纹/掌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且价格最低廉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中,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装置上。由于玻璃材质具有良好的质感,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采用玻璃外壳。为不破坏外观的整体性,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不具开口的玻璃外壳下方。然而,玻璃外壳太厚会影响指纹识别的灵敏度,玻璃外壳太薄则不符合抗摔等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与指纹识别模组装配使用的玻璃盖板,以及具有该玻璃盖板的电子装置,和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体和装饰层,所述玻璃基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平坦部以及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平底部和环状的侧面部,所述侧面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平底部,所述侧面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平坦部;所述装饰层设置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上,所述装饰层包括第一油墨层、标识层和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覆盖所述平底部和平坦部,所述标识层覆盖平底部上的第一油墨层和所述侧面部,所述第二油墨层覆盖所述标识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墨层同时覆盖平坦部上的所述第一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还包括连接在平底部和侧面部之间的弧形部,所述标识层同时覆盖所述弧形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坦部和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1.2mm,所述平底部和平坦部之间的距离为0.1-0.5mm,所述侧面部与平底部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60°,所述弧形部的圆弧半径为0.5-10mm,所述弧形部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5-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坦部和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0.7mm,所述平底部和平坦部之间的距离为0.2-0.4mm,所述侧面部与平底部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45°。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玻璃盖板,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至少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凹槽,使得所述内表面包括平坦部以及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平底部和环状的侧面部,所述侧面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平底部,所述侧面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平坦部;
在所述内表面上形成第一油墨层;
去除侧面部上的第一油墨层;
在平底部上的第一油墨层和所述侧面部上形成标识层;以及
在标识层上形成第二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墨层同时覆盖平坦部上的所述第一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还包括连接在平底部和侧面部之间的弧形部,所述标识层同时覆盖所述弧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3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