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眠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63149.4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于乐;赵立阳;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H04L29/08;H04W4/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质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睡眠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大家对健康的普遍关注,睡眠质量越来越多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如何改变睡眠状况,首先要对睡眠状况进行精确地监测,基于数据才有可能来做出针对每个人的睡眠改进方案。
目前进行睡眠监测的产品有不少,有基于穿戴设备的,使用带振动传感器的穿戴设备采集手臂的动作来判断睡眠质量,也有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床垫等,基于人体是否翻身来判断睡眠质量,还有类似睡眠枕等。
上述产品,其对睡眠监测的算法集成在终端产品上,通信部分一般是把每个终端产品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上进行记录查看,或者是传输到网络上,都是基于个体,没有基于群体的数据进行优化,不适用所有的场景且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睡眠监测系统,能够通过低功耗广域网传输信息,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睡眠监测系统。包括:睡眠数据感知装置,用于收集用户睡眠时的各项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睡眠数据感知装置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提取与处理;通信装置,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过的数据通过低功耗广域网传输至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与远距离通信装置处理过的数据保存并进行大数据分析。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之间通过近场通信网络连接。
其中,所述睡眠数据感知装置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位移形变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多种传感器。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包括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平台。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具体用于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的人群分别建模分析,提取不同人群的睡眠特征。
其中,所述睡眠监测系统进一步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分析处理得到的信息。
其中,进一步包括床垫本体,所述睡眠数据感知装置安装于所述床垫本体内部,所述数据采集与远距离通信装置安装于床沿。
其中,所述睡眠监测系统采用电池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睡眠监测分析方法。包括:睡眠数据感知装置收集用户睡眠时的各项原始数据,并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提取与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给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低功耗广域网将所述处理过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将收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结果传送给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给通信装置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近场通信网络将所述处理过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以低功耗广域网作为传输方法,降低了功耗仅需电池供电即可维持运转,且传输距离远,可接入终端数量多。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睡眠监测系统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睡眠监测系统实施方式的室内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睡眠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睡眠监测系统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睡眠数据感知装置12,用于收集用户睡眠的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装置11用于对睡眠数据感知装置12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提取与处理,可以安装于床沿;通信装置13,用于传输经过数据处理装置11处理过的数据;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15,用于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的人群分别建模分析,提取不同人群的睡眠特征,并将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得出结果;智能终端16,主要用于接收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15分析得出的结果;电池14,主要负责对数据处理装置11、睡眠数据感知装置12、通信装置13供电,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11、睡眠数据感知装置12、通信装置13可以分别使用各自的电池供电,也可以其中的任意两个或者三个全部由同一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世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世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3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