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2799.7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国;严瑶瑶;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6;A61K47/42;A61K4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荷 转换 纳米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包括载药内核和外核,所述外核为对所述载药内核进行电荷转换的载体锁,所述载药内核与所述外核通过正负电荷作用结合;所述载药内核的载体为带正电的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所述药物为疏水性药物,负载在所述载体之中;所述载体锁为侧链修饰2,3‑二甲基马来酸的聚赖氨酸。本发明提供的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实现了多种药物与多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联合,从而为一些肿瘤疾病开辟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药物载体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寸级别的包覆治疗性药物的输送系统,其可经过血液循环进入毛细血管,延长在血流中循环时间,还可透过内皮细胞间隙进入病灶,被细胞以胞饮的方式吸收,实现靶向用药,这有助于减少用药剂量,降低其副作用。纳米药物载体粒径较小,拥有较高的比表面,可以包埋疏水性药物,提高其溶解性,减少常规用药中助溶剂的副作用;能在机体中便利地运输,能实现多种药物与多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联合。纳米药物载体的这些优点为一些肿瘤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般药物载体在血液中循环过程中,若其带正电荷有利于在血液中循环;进入病灶后,带正电荷也有利于攻击病变细胞;并且对脑皮层有特异性识别。然而,现有的药物载体都未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点,所以目前的药物载体很难克服血脑屏障(BBB)。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利用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使药物可以在机体中便利地运输,便于攻击病变细胞,且对脑皮层特异性识别。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所述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包括内核和外核,所述内核为载体主体,所述外核为对所述载体主体进行电荷转换的载体锁,所述内核与所述外核通过正负电荷作用结合;
所述载体主体为带正电的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所述载体锁为侧链修饰2,3-二甲基马来酸的聚赖氨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的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载体主体制备步骤:将壳聚糖酰基化生成疏水壳聚糖,再接枝末端为炔基的聚乙二醇(PEG),然后与末端为叠氮的靶向肽通过点击反应(Click反应)连接,获得带正电的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
载体锁制备步骤:将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脱苄氧基露出氨基(-NH2),再与2,3-二甲基马来酸酐反应,获得侧链修饰2,3-二甲基马来酸的聚赖氨酸;
纳米药物颗粒载体制备步骤:使用透析法、逆向蒸发法或乳化溶剂蒸发法将所述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制备成纳米内核,再通过正负电荷作用将侧链修饰2,3-二甲基马来酸的聚赖氨酸溶液与所述纳米内核包裹在一起,获得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所述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包括载药内核和外核,所述外核为对所述载药内核进行电荷转换的载体锁,所述载药内核与所述外核通过正负电荷作用结合;
所述载药内核的载体为带正电的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所述药物为疏水性药物,负载在所述载体之中;所述载体锁为侧链修饰2,3-二甲基马来酸的聚赖氨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的电荷转换型纳米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载体主体制备步骤:将壳聚糖酰基化生成疏水壳聚糖,再接枝末端为炔基的聚乙二醇,然后与末端为叠氮的靶向肽通过Click反应连接,获得带正电的靶向肽修饰的聚乙二醇-疏水改性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2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