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1874.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完成 支付 充电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现有充电桩进行改进,以适应客户对于支付方便、快速、安全的要求,成为一种趋势。
电动汽车充电支付方式通常为刷卡支付或者二维码支付。
刷卡支付或者二维码支付,都要用户对手机或者触摸屏进行充电确认和结束确认操作才能开始和完成充电。这会受到操作环境及操作者熟悉程度的影响。
刷卡支付方式,需要用户办理充电卡,该充电卡要随车携带,并且用户要找到充电桩上的二维码,但时间长了二维码容易脱落或模糊;另一种是在触摸屏上显示二维码,但光线强烈时,人眼难以看清,手机也不易扫码。
对于不熟悉支付操作流程的用户,支付会遇到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与充电桩相连接的充电枪,设置在充电桩内的控制模块,设置在充电枪上的电子标签阅读器,以及贴于充电设备充电口处的电子标签,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支付系统,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与支付系统相连接,当充电枪插入充电设备充电口后,电子标签阅读器对电子标签进行信息读取,将信息传输至支付系统,支付系统根据电子标签信息与其储蓄账户建立连接,根据充电消耗电能进行自动扣费。
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下充电枪,将充电枪插入充电设备充电口内;
S2:充电枪上的电子标签阅读器感应到充电设备充电口处的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解读,并与储存在电子标签内的储蓄账户信息建立连接;
S3: 按下带充电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充电;
S4:当充电完成后,按下充电带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熄灭,结束充,拔出充电枪;
S5:控制模块接收中断充电信号,并且将信号传输支付系统,支付系统接收信号后,自动计算充电费用,并且进行自动扣费。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本发明当用户把充电枪插入电动车的充电口充电桩的扣费管理系统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读取到电子标签的信息,当按下带充电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充电,再次按下带充电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熄灭结束充电,当用户拔出充电枪,支付管理系统统计充电费用并自动扣费。这将使充电过程更简单、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1,与充电桩1相连接的充电枪2,设置在充电枪2内带充电指示灯的按钮3,设置在充电枪2上的电子标签阅读器4,贴于充电设备充电口处的电子标签5,以及设置充电桩1内的控制模块6,所述控制模块6内置有支付系统7,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4与支付系统7相连接,当充电枪2插入充电设备充电口后,电子标签阅读器4对电子标签5进行信息读取,将信息传输至支付系统7,支付系统7根据电子标签5信息与其储蓄账户建立连接,根据充电消耗电能进行自动扣费。
对于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说明:
一种自动完成支付的充电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下充电枪,将充电枪插入充电设备充电口内;
S2:充电枪上的电子标签阅读器感应到充电设备充电口处的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解读,并与储存在电子标签内的储蓄账户信息建立连接;
S3: 按下带充电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充电;
S4:当充电完成后,按下充电带指示灯的按钮指示灯熄灭,结束充,拔出充电枪;
S5:控制模块接收中断充电信号,并且将信号传输支付系统,支付系统接收信号后,自动计算充电费用,并且进行自动扣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1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