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1866.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飞;刘晋嵩;刘永;刘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66 | 分类号: | D21F1/6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盘 板式压滤机 多盘浓缩机 水池 气浮机 输出端 脱墨浆 白水 线尾 澄清白水 白水池 浮渣 清水 澄清 造纸技术领域 输入端连接 污水处理厂 絮凝剂溶解 污水排放 输出 节约 压榨 热电厂 尾渣 清洗 车间 发电 | ||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包括尾渣槽、多盘浓缩机、多盘清白水池、絮凝剂溶解槽、气浮机、澄清白水池、板式压滤机;由于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一输出端经气浮机后输出澄清白水到澄清白水池,这些澄清白水可以作为车间用水,并且,由于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一输出端经气浮机后输出浮渣到板式压滤机,板式压滤机将浮渣压榨后送热电厂发电,进而能够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另外,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二输出端与多盘浓缩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用于清洗多盘浓缩机,进而进一步节约清水用量。因此,该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能够节约清水用量,并且减少污水排放,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包装行业的飞速发展形势,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的推进,绿色造纸、节能减排是造纸行业倡导的目标。使用办公废纸进行脱墨处理,进而利用脱墨浆代替我们传统使用木浆进行造纸,成为造纸行业的趋势和主流。
废纸脱墨浆生产线,为将废纸中的油墨、胶粘物、杂质去除,保证合格的浆料供抄纸使用,废纸脱墨浆生产线需要进行筛选、净化、浮选等工序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尾渣排出,这些尾渣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同时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并且,这些尾渣因含有大量的水份,如果直接排到污水处理厂,造成水源浪费,不够节能减排。另外,废纸脱墨浆生产线由于工序比较多,使得车间清水用量增加,进而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该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能够节约清水用量,并且减少污水排放,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包括尾渣槽、多盘浓缩机、多盘清白水池、絮凝剂溶解槽、气浮机、澄清白水池、板式压滤机;
所述尾渣槽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清白水并与所述多盘清白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浊白水并与所述板式压滤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气浮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絮凝剂溶解槽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浮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浮机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浮渣并与所述板式压滤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浮机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澄清白水并与所述澄清白水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脱墨浆线尾渣白水回收回用系统还包括多盘浊白水池,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浊白水先与所述多盘浊白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盘浊白水池的输出端再与所述板式压滤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多盘浊白水池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板式压滤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连接地沟。
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和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阀门设置为手动闸板阀。
所述澄清白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浊白水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尾渣槽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一输送泵。
所述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气浮机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多盘清白水池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浓缩机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三输送泵。
所述絮凝剂溶解槽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浮机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四输送泵。
所述澄清白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盘浊白水池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五输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1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