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生物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0114.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K9/00;G09G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生物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生物识别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块、控制器、及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中或者所述显示模块下方的生物识别模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光学式生物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施加到所述显示模块的操作体的生物特征,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包括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以使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为正常亮度以及使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为预设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用于电子设备的生物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打电话、拍照、存储各类文件、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等,人们对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在电子设备上保存了各类隐私信息,这就使得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中安装了生物识别模块(如指纹传感器等),利用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在一定程度保证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或增加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性。
一般地,现有生物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盖板的特定的按键区域(如home键区域),且生物识别模块的平面面积需要足够大,才能扫描相当面积的指纹,以降低指纹识别的误判率,这就导致所述按键区域的尺寸不易减小,进而所述按键区域所在的非显示区域也不易缩小,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难于提高。另外,现有电子设备的盖板的按键区域具有开孔,使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从所述开孔暴露出来以供使用者操作,而开孔导致盖板整体的强度与可靠性降低,进而所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电子设备的屏占比难于提高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也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生物识别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模块、控制器、及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中或者所述显示模块下方的生物识别模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光学式生物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施加到所述显示模块的操作体的生物特征,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包括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以使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为正常亮度以及使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为预设亮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包括感测电极层与处理电路,所述感测电极层用于感测施加到所述显示模块的操作体的生物特征并输出感测信号,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感测电极层,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感测信号并依据所述感测信号识别施加到所述显示模块的操作体的生物特征以及输出识别结果,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所述识别结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执行相应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识别模块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感测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处理电路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感测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下方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测电极层完全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使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通过所述感测电极层可以识别施加到所述显示模块显示区域的任意位置的操作体的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像素单元,所述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所述多个感测电极分布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进行显示以及调节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亮度以调节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所述显示驱动电路与所述处理电路集成在同一集体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