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9824.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安杰;王城波;胡卿莉;王欢;王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10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ensorflow 自动 乒乓球 机器人 | ||
1.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1)、单片机(4)、舵机(6)、电源(8)、摆臂(9)、球框(10)和弹性绳(12);所述的车辆本体(1)的前端铰接有摆臂(9);摆臂(9)顶部固定有圆柱形球框(10),球框(10)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在开口一侧的横截面上固定有若干条间隔排布的弹性绳(12),相邻两条弹性绳(12)的间距小于待捡乒乓球的直径;弹性绳(12)所处的横截面与球框(10)开口所处的端面间距离小于待捡乒乓球半径的1/2;摆臂(9)底部与舵机(6)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控制其旋转角度;舵机(6)与单片机(4)和电源(8)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本体(1)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2)、超声传感器(3)和图像识别模块(11),红外传感器(2)和超声传感器(3)设置于车辆本体(1)的前端,用于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检测与前方物体之间的距离;图像识别模块(11)与单片机(4)相连,用于采集前方图像并进行目标识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绳(12)处于预紧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绳(1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绳(12)的间距为待捡乒乓球直径的1/2~3/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识别模块(11)采用搭载图像识别算法的智能手机,单片机(4)上设置有蓝牙模块(5),智能手机通过自身所带的蓝牙连接蓝牙模块(5)后,实现与单片机(4)的数据交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识别算法基于谷歌的开源模型TensorFlow Inception V2,通过对乒乓球图像进行训练后,将训练好的算法移植到智能手机中,利用智能手机搭载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对图像中的乒乓球进行识别。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自动捡乒乓球的方法如下:
机器人首先执行巡航状态:在整个场地中进行巡航,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识别是否有乒乓球,当识别到图像中乒乓球的存在时,切换到捡球状态;
捡球状态分为接近阶段和捡球阶段:
接近阶段:判断每个时刻乒乓球出现在摄像头采集的画面左侧还是右侧,若乒乓球出现在画面左侧,则车辆本体(1)向左前方行驶以接近乒乓球;若乒乓球出现在画面右侧,则车辆本体(1)向右前方行驶以接近乒乓球,保证乒乓球在车辆本体(1)的正前方方向;
捡球阶段:驱动车辆本体(1)向前移动,同时使用超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测量乒乓球离车辆本体(1)前端的实时距离,取两者平均距离确定车辆与球的实际距离;预先计算好球框中心到车前端的距离d,当车辆与球的实际距离介于0.9d~1.1d范围内时,停止移动并由单片机(4)控制舵机(6)带动摆臂(9)向水平方向转动,使球框(10)罩于乒乓球上,将乒乓球压入弹性绳(12)之间的缝隙中;若执行一次捡球动作后,画面中乒乓球还位于捡球前的位置,则再次测量乒乓球离车辆本体(1)前端的实时距离,若距离小于d则向后移动后再次执行捡球动作;若距离大于d则向前移动后再次执行捡球动作;捡球成功后若采集图像中还有其他乒乓球,则返回捡球状态的接近阶段继续捡下一个球,若图像中没有其他乒乓球,则转变为巡航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在巡航状态采用随机碰撞模式:机器人首先按一个默认方向前进,红外或超声波模块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后停止前进,后退一小段距离后转向130度,转弯方向为:如果检测到的障碍在机器人左前方则右转避障,如果检测到的障碍在机器人右前方则左转避障;机器人转弯后继续前进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TensorFlow的自动捡乒乓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在巡航状态采用耕地模式:机器人做默认向前的运动,遇到障碍物首先向右转90度,之后向前行走一定距离,然后再右转90度并向前行走,在下一次遇到障碍物时首先向左转90度,之后向前行走一定距离,然后再左转90度并向前行走;如此循环往复完成扫描遍历避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8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球连接嘴
- 下一篇:一种带射灯的航模飞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