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虫害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9656.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虫害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虫害识别方法,还涉及一种病虫害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安全、人们身体健康及环境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不仅能够导致农业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更会造成农民收入。然而,相关农业云技术中没有农业病虫害图像识别方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的病虫害识别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病虫害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病虫害识别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病虫害识别方法,包括:采集病虫害图像,将病虫害图像转换成RGB图像数据;使用无监督聚类算法对RGB图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病虫害图像分类;对分类后的RGB图像数据进行虫眼统计,确定虫点数量;判断虫点数量是否大于预设虫点数量;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病虫害识别方法,通过采集病虫害图像,优选的,通过摄像头拍摄粘虫板照片,并将照片解析成RGB格式(RGB格式为一种对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统称为“颜色空间”或“色域”)的像素数据,使用无监督聚类算法对这些像素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Clustering)分析是无监 督式机器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的一个典型应用,也是探索性数据挖掘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相似的东西分到一组),得到病虫害的分类,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虫眼统计,就能够确认这张图像上有多少虫点,当虫点的数量超过预设数值时,说明虫点较多,病虫害严重,发出报警提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识别农业病虫害并及时的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由于病虫害导致的农业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经济损失等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病虫害识别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使用无监督聚类算法对RGB图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病虫害图像分类的步骤,具体包括:对RGB图像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学习,建立相似度模型;根据相似度模型,对RGB图像数据进行聚合分类。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病虫害图像解析为RGB图像数据后,通过对无监督聚类算法进行训练学习,从而建立最佳相似度模型,根据相似度模型,对RGB图像数据进行聚合分类,得到带虫眼的数据组以及不带虫眼的数据组,并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带虫眼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确认虫点个数,从而有效识别病虫害图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分类后的RGB图像数据的进行虫眼统计,确定虫点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统计虫眼的数量;计算虫眼的数量与预设阈值的比值,根据比值确定虫点数量;当比值为整数值时,将整数值作为虫点数量值;当比值为小数时,将小数进位取整,将取整后的整数值作为虫点数量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分类后的RGB图像数据的进行虫眼统计,优选的,对带有虫眼的一组RGB图像数据进行统计,在得到虫眼数量的基础上,计算虫眼数量与预设阈值的比值,从而根据比值确定虫点的数量。当比值为整数时,将该整数值作为虫点数,当比值为小数时,将小数进位取整,将取整后的数值作为虫点数。举例来说,统计虫眼点的个数为35,预设阈值为10,那么可以判定这张图像上有4个虫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阈值为10。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阈值为10,说明10个RGB虫眼数据构成一个虫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预设阈值为10但不限于此,由于不同作物的种植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域、季节、土壤条件、气候等,因而产生的病虫害也会大有不同,从而经过实测统计后的预设阈值也会相应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无监督聚类算法为K均值聚类。
在该技术方案中,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是最典型的聚类算法(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诸如属于划分法K-MEDOIDS算法、CLARANS算法;属于层次法的BIRCH算法、CURE算法、CHAMELEON算法等;基于密度的方法:DBSCAN算法、OPTICS算法、DENCLUE算法等;基于网格的方法:STING算法、CLIQUE算法、WAVE-CLUSTER算法;基于模型的方法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使用无监督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时,也可以选择K均值聚类以外的其它无监督聚类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