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噁英采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9049.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思;徐维嘉黄庆;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噁英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噁英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操作的、保护抽气单元的二噁英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二噁英(Dioxin),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噁英实际上是二噁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危害严重。
目前,二噁英的污染主要来自城市垃圾的燃烧、有害废弃物的燃烧及金属冶炼的过程,所产生的二噁英随着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延期被释放到大气中去。通槽,去除烟气中的二噁英的办法主要是通过类似除尘的方法将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再进行进一步无害化处置。尽管如此,烟气中仍然会有一部分二噁英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去,因此,策划地去除烟尘中的微量二噁英物质主要还是要依靠一些对二噁英物质有催化氧化作用的物质将其彻底分解并氧化成CO2、H2O和HCL,以达到完全去除二噁英物质的目的。而对尾气中的二噁英的去除率是否达标,则通对净化后将要排放到空气中的尾气的二噁英含量进行采样检测。而现有的烟囱二噁英采样装置中,采样员需要在烟囱上部对烟囱废气采样点处的废气进行采样,这属于高空作业,烟囱排烟口附近的环境也比较恶劣,而且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如此容易造成不适,严重的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如果能将采样过程中的操作在远距离进行,甚至只需将采样装置固定在烟囱采样点处,采样员即可离开采样点,则极大地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劳动强度。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操作的二噁英采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操作的二噁英采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公开了一种二噁英采样装置,包括:气体采集单元、过滤单元、冷凝单元、吸附单元、冷凝水收集单元,防倒吸单元、控制单元及抽气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套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箱及冷凝单元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装置及第二温度传感装置,且所述抽气单元、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装置及第二温度传感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还包括远程通信单元和移动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远程通信单元与所述移动控制终端进行交互通信。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装置及第二温度传感装置均通过温度补偿导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气体采集单元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防倒吸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防倒吸单元连接的一端为若干细管组成的结构,若干所述细管汇集在一起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至少其中一所述细管上设有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将所检测到的所述细管内的气体压力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冷凝单元是通过导气管外缠绕波纹管形成的,而所述波纹管则通入冷却水,对进入所述导气管的烟气进行冷却,所述波纹管的出水口处向所述导气管内插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本发明二噁英采样装置中,还包括远程通信单元和移动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远程通信单元与所述移动控制终端进行交互通信。因此,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在远程进行操作控制,极大地降低了高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程度。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二噁英采样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二噁英采样装置的气体采集单元、过滤单元、冷凝单元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二噁英采样装置的电路原理模块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二噁英采样装置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如图1所示的连接管具有细管的一端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