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8171.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峰;齐丹丹;钱巍;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奚铭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过热 保护 方法 | ||
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进行过热保护时,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然后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Δτ∞;再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温升变化Δτ,判断是否满足过热保护条件。本发明进行电机过热保护时,无需额外的温度传感器,节省了系统成本;传统基于反时限电流过载保护机制,仅考虑了铜耗对温升的影响,本发明的温升建模更接近实际热模型,并兼顾了模型的精度与效率;本发明建模方法简便,通过常规加载测试获取的数据,便可测定热模型的具体参数,建立的热模型结构,易于单片机编程实现,可由伺服系统软件实现电机的过热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伺服系统故障保护应用领域,涉及伺服电机热模型的测定及过热保护,为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伺服系统实际应用中,伺服电机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定子绕组、磁钢、轴承、光电编码器等关键零部件疲劳,电机绝缘能力的下降,影响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直接发生绝缘损坏、绕组短路、电机烧毁等故障。因此必须对伺服电机进行过热保护,以提高伺服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定子绕组中内埋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过热保护方案,其优点在于可实时监控电机温度并进行保护;缺点在于增加了系统成本、增加了外部接口与接线;传感器本身的可靠性、外部接线的完整性、信号抗干扰性都会影响过热保护的可靠性。
另一种常见的电机过热保护方案是基于I-t或者I2-t反时限的电流过载保护机制,例如中国专利CN102810850A《一种电机运行过载保护方法》和专利申请CN104935224A《交流同步电机及其过载保护方法》;由于过载保护这类方案仅依赖于电流信号,容易出现过热保护时温度偏差比较大的情形。也有通过建立电机热模型来推定电机温度进行电机过热保护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103368499A《通过推定的温度进行电动机过热保护的电动机控制装置》,但其仅对电流及其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进行建模,但未考虑铁耗、机械损耗等因素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电机过热保护机智存在的缺陷,需要提出新的电机过热保护方法,简化过热保护的系统成本,提高过热保护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温升变化Δτ满足式(1):
式中Δτ∞为稳态温升,Tth为热时间常数,t为时间,
根据伺服电机热损耗的构成知识,建立稳态温升与电机电流及转速的关系式(2):
式中Irms为电机相电流的有效值,ωrms为电机转速的有效值,k1、k2为正相关系数,λ为指数幂;
进行过热保护时,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Tth、k1、k2和λ,然后根据式(2)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Δτ∞;再根据式(1)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温升变化Δτ,判断是否满足过热保护条件。
所述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具体为:
步骤101,使伺服电机工作在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的工况下,记录时间-温升变化数据直至达到热平衡,测定热时间常数Tth;
步骤102,使伺服电机运行在某转速下,选取2~3个转矩点进行加载测试,记录各转矩点下的稳态温升;
步骤103,更换运行转速,重复步骤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走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二维人脸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