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锁的动力机构及含其的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6794.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庞亮;张涛;付旭东;胡文涛;徐鸿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1 | 代理人: | 龚洁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动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的动力机构及含其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锁具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覆盖面不断拓宽,企业自主品牌逐渐做强,行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市场现有的门窗使用的锁芯由于受现有技术的限制,既必须使用钥匙插入锁芯实现开门关门,因此锁芯必须留有锁孔。但这也就给门锁安全留下了隐患,不法分子很容易使用技术手段通过锁孔非法开锁实施盗窃等违法活动,所以,锁孔无疑已经成为门体安全的重点难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自行车锁、门锁、柜锁、汽车锁及特殊用途锁具产品也随上游产品的发展正在发生变化,电子锁、指纹锁、智能锁、楼宇对讲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智能性产品。
随着智能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机械锁的弊端,它使人们摆脱了对钥匙的依赖,提高了安全性。所谓的智能锁,就是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结合多种创新的识别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内置软件卡、网络报警、锁体的机械设计)等综合的产品。我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新科技的优势,迎头赶超国际五金锁具领跑企业,则可以让智能锁将以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带领中国锁具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更放心地在更多的场合使用,也会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安全。
但针对市场现有的所有门窗使用的智能门锁的动力机构在使用时,需要经手转动动力机构即可从门内实现门体的开启,其具有从门内开锁形式单一,不够便捷的缺点。基于动力机构的结构特征及相应的开锁方式仍有待提高和优化。同时现有的针对智能门锁的动力机构在结构设计上,均为使其与执行机构进行刚性连接,安装复杂费力,当执行机构的旋转轴出现弯曲等故障时,动力机构则不能有效的将动力传输到锁芯,从而使门锁整体报废。同时在进行使用时,仍有待提高。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智能锁的动力机构及含其的智能锁,使其在门内开启门锁时,具有用户体验度更佳、使用方便且易安装不易损坏的优点;同时该动力机构有效与执行机构实现柔性连接,且当执行机构的旋转轴出现弯曲等故障时,动力机构仍能有效将动力传输至锁芯,保证门锁的正常使用,成为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一种智能锁的动力机构及含其的智能锁,通过升级改造,在使用时仅通过按压触摸键即可实现门体的开启,使用更便捷;同时将智能锁的动力机构与执行机构分离,实现安装便捷,可以从门内门外一键开门,降低动力系统与执行系统之间的故障影响又不影响门锁工作效率,提升门锁稳定性及可维护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的动力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分别与电机连接的控制组件和供电装置,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连接器,所述驱动轴连接器与智能锁的锁芯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驱动板,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板和开关感应片,所述主板分别与供电装置和驱动板连接,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触摸外壳,所述开关感应片与触摸外壳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连接器与锁芯的锁舌驱动件连接。进一步使锁舌驱动件驱动锁舌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的动力机构,结构布局科学合理,经组装完成后的动力机构结构美观,小巧便捷。通过触摸外壳,直接以触摸的方式触发开关感应片,来实现智能锁的开启,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开锁更加便捷。通过触摸外壳及开关感应片的组合,可以使用户在门内轻触触摸外壳即可实现动力机构的启停,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轴连接器的一侧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侧形成有凸起I,所述凸起I内设置有限位凹槽。
通过设置的限位凹槽,实现动力机构与智能锁的执行机构柔性连接,同时通过限位凹槽,使得智能锁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便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I和限位凹槽均呈十字型。
十字型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动力机构与智能锁的执行机构的柔性连接,在连接时,驱动轴连接器与执行机构相应的连接件之间存在空隙,执行机构的传动轴出现弯曲等形变影响动力传输的情况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仍可以通过驱动轴连接器结构的自身调节能力实现动力的正常输出。从而提高了动力机构的可适配性及容错性,提高动力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源转接板,所述主板和电机均通过电源转接板与供电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6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砖板间拼接安装的U型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多档位气压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