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5710.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耿福能;沈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黏膜 损伤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组成:美洲大蠊提取物5份、陈皮6份、石菖蒲3份、大黄2份、茯苓3份、玉竹3份、白术6份、砂仁6份;将该中药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针对阿司匹林所致的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效果较单独使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效果显著,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能有效减轻阿司匹林所致胃黏膜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黏膜损伤是导致胃溃疡及急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环节,其损伤的产生是由于胃黏膜攻击性因素及保护/防御性因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胃黏膜防御因子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上皮细胞屏障、胃黏膜血流量等;引起胃黏膜损伤的攻击因子包括吸烟、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抗炎药、应激反应和心理因素等。
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上十分广泛,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黏膜损伤。近年来针对中药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和应用也不断增加,研究表明中药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强化胃粘膜-粘液屏障作用,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抑制杀灭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粘膜内源性保护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强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等途径来实现。中药具有药性缓和、不易产生耐药性、适合长期服用等优点,能有效的中和或降低各种化学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增加其治疗作用。
美洲大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效用,其提取物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帮助机体受损组织迅速修复,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外伤创面有显著的修复效用,而陈皮、石菖蒲、大黄、茯苓、玉竹、白术、砂仁等中药在胃黏膜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关于美洲大蠊与陈皮、石菖蒲、大黄、茯苓、玉竹、白术、砂仁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所致胃黏膜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胃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组成:美洲大蠊提取物3~12份、陈皮4~10份、石菖蒲2~6份、大黄1~4份、茯苓2~6份、玉竹2~6份、白术4~10份、砂仁4~10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组成:美洲大蠊提取物5份、陈皮6份、石菖蒲3份、大黄2份、茯苓3份、玉竹3份、白术6份、砂仁6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①称取美洲大蠊,粉碎,加入原药材重量的10~12倍的70~90%的乙醇在70~95℃下回流提取3次,时间为1~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在60~65℃测其比重为1.10~1.20,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重量的10~12倍的纯水,70~80℃下搅拌20分钟,冷藏静置,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将下层液过滤后再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
②称取陈皮、石菖蒲、大黄、茯苓、玉竹、白术、砂仁,粉碎,过筛80目备用;共煎煮3次,前两次每次加水4~6倍量,煎煮2~4小时,第三次煎煮时,加水1~3倍量,煎煮1~2小时,将三次煎煮的煎液合并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③将步骤①所得的美洲大蠊提取物与步骤②所得的煎煮混合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胃黏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
所述的胃黏膜损伤为阿司匹林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